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雪晨骑着自行车冲向了县城。

速度是30迈,心情是一点都不自在。

江雪晨来到了县城大院。

此时的县城大院里面堆满了等待处理问题的人,国家刚开始支持下乡青年返乡。

几万下乡青年拖家带口的从农村回到县城,县城根本就安置不了他们。

有的人要求政府给解决房子问题,有的人则哭着喊着想要一份工作。

整个县城只有一个机械厂是支柱产业,现在的机械厂已经人满为患了。

一个工作岗位,一个师傅干活,三个师傅围观,还有十几个人在厂子外面等着进场。

等了很久,终于轮到了江雪晨。

江雪晨将自己的问题反映了一遍,值班的小姑娘一脸严肃的对江雪晨说道。

“同志,我们县两年前就取消了乡村巡查队。你可能遇到了冒充乡村巡查队的流氓,按照流程,你应该先去镇公安局报警,越级上报,我们县城大院是不受理的!”

江雪晨像个皮球似的又骑车来到了红星镇。

他在红星镇派出所报了案,可是当派出所的人听说首犯是镇长小舅子的时候,眼神飘忽了起来。

江雪晨问道:“什么时候可以抓捕歹徒啊?”

“案情我们需要进一步审核,你先回家等消息吧。”

这种套路江雪晨见过太多了,让回家等消息就是石沉大海。

江雪晨又回到了县城,他去了农民日报社,因为农民日报社号称敢为农民发声。

这个时代的报社还没有沦为资本的工具,他们拿国家的固定工资,是人民的发声筒。

农民日报社在这个时代还是相当有名的。

当年太行山里面的一个老头种出了高产的大白菜,就是他们报社向全国报道的,解决了无数人冬天吃菜难的问题。

江雪晨来到报社的时候,报社的编辑热情的接待了江雪晨。

这个编辑叫陈楠,陈楠对江雪晨问道:“小兄弟,你是要刊登寻物启事吗,寻物启事可不便宜,要一块钱的?”

“同志,我不寻物,我只是想问问陈编辑,农民日报社是为人民发声的地方吗?”

“我们农民日报,自然是农民同志的发声筒,如果你有不平,你大可以把你的委屈说出来!”

江雪晨不管报社会不会刊登自己的故事,他将自己的故事,一五一十的讲给了陈楠。

当陈楠听到三头老母猪被抢走,江雪晨状告无门的时候。

陈楠生气的怒拍桌子,他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自然知道个体户代表的是国家的未来。

江雪晨作为他们金城县的第一个个体户,却被人打砸抢受尽了屈辱,甚至黑子的手臂,也被这些恶棍打断了。

陈楠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飞速的记录,我要将江雪晨的故事刊登在头版头条。

他对江雪晨问道:“小同志,你被抢走的三头母猪,价值多少钱?”

“那可是无价之宝,每一头都是快要产仔的老母猪,如果每一头母猪产仔15头的话,那就是45头猪,养一年的话可以卖1万元左右。

可这三头母猪是我养猪场的基石,代表的是养猪场的未来,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没有了这三头母猪,我的养猪再也难以开办起来。

算了这个破县城真是一团乌烟瘴气,以后就是让我开养殖场,我也不敢开了,太TM的吓人了。”

陈楠手中的笔抖了一下,他知道这是个大新闻。

在这个时代,1万元的价值足够让很多人的脑袋吃花生米了。

比起实际的经济损失,更让陈楠感觉心痛的是,江雪晨作为金城的第一个个体户的遭遇。

县城现在正在推进个体户建设,进行经济转型。

他们报社就专门发过好几篇关于个体户的文章。

如果江雪晨的事情刊登出来以后,全城的人都会知道江雪晨的遭遇,恐怕金城的个体户计划会遭遇流产。

全县第一个个体户如果因为这种原因损失过万元,其他人自然要打退堂鼓。

无业的人寒了心,那些观望的穷人也会望而却步。

江雪晨对陈楠问道。

“你是不是觉得我的事情影响比较恶劣,没事,就算发表不了,我也不怪你?”

陈楠摇了摇头,坚定了信念说道。

“要让人民发声,这是伟人说的。

我们农民日报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做的,你的经历我深感同情,我想去你们家养猪场拍几张照片,我要将这作为头版头条发表。”

江雪晨对于陈楠不由的敬佩了起来,他是一个真正的新闻工作者。

江雪晨骑上自行车,拉着陈楠去到了他的养猪场。

陈楠拿着相机,对着废墟按动了快门。

陈楠知道自己的文章发出去,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但他义无反顾。

他要记录下这片废墟,这片废墟是金城第一个个体户奋斗过的地方,这片废墟会记载在金城县的县志之上,当然是作为一个失败的案例。

江雪晨又带着陈楠去了医院,黑子一个人躺在病床上,这个憨憨的汉子看到江雪晨以后摸了摸脑袋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