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 第347章 往海边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招工大计算是迈出了第一步,韩致中并没有一下子要求太多人,而是先让卢老爷子的同村人帮着打听他那不存在的远嫁妹子。

这打听妹子是假,根本用意是想借着这些本地人的口将消息散出去,这年头还真是少见有来流民圈子里寻亲的,当下就有许多闲来无事的人聊起了这一奇事,慢慢的也就知道了有一个非常大的大户人家的管事来寻亲,顺便帮着自家老爷招些长工。

尽管不知道那个所谓的济州和北港在何处,可听说待遇却是不错,也是有一些动心的人,但也仅仅是有些动心而已,并没有主动上门询问的打算。

转折是在第二天发生的,尽管胶县的官府无法供应太多粮食,每天只在中午放粥一次,可这也确实是让很多人活了下来,大家围在县城边上,也就是为了这一顿活命粥,以及朝廷有可能发下来的赈济粮,可是今天居然不妨粥了。

不仅不放粥了,就连最近每日开启半个时辰的城门都不开了,守城的兵丁站在城头,对于城下的呼喊声丝毫不予理会。

现在胶县的官老爷也在为难,昨日接到了灵山卫的军情急报,海湾附近发现大队倭寇,竟有数百人之多,灵山卫正在准备出兵剿倭,又唯恐倭寇偷袭县城,所以紧急通报周边各卫所,并奏报都指挥使司,请求上级决断。

数百倭寇厉害吗?

那要看怎么算了,如果是放到正面战场上,那就是白给的菜,大明随便哪一处边军都能将他们打出翔。可如果放到莱州这种内地县城附近,就是大问题了。

灵山卫为何要奏报上级,因为按照大明的卫所制度,各卫守御职责不同,无上令不得越界,可单凭一卫或者一所的实力,又很难对付如此规模的倭寇。

现在已经不同于卫所初立之时,灵山卫还有左、中、右三所人马,三千余人对上数百倭寇那是不怵的,可现在灵山卫已经仅剩下一个左所,人也不足千人,既要留人守卫,又要出兵剿倭,实在是力有未逮。

至于县城也仅有数百守城兵丁,自然也是不敢轻出,严守城池以防被贼人所乘。

至于城外的那些流民,却也是照顾不到了。这也是县令发愁的地方,那些流民也是他治下的子民,如果就那么舍弃自然是不忍心,可城门却是不敢开了,否则倭寇混在流民之中趁机夺城,一旦县城被攻破,自己就算一死也难赎其罪。

“派人出去通告一声,让他们往西走吧,去高密或者诸城吧”,主簿来到县令跟前,开城门他是不敢的,毕竟他也得为县城中的数万子民考虑。

而且城中也无多少余粮,一旦放流民入城,不需要等到倭寇到来,城里自己就乱了。

“整个山东六府都遭了灾,高密或者诸城恐怕也没甚余粮,难啊!”,县令摊了摊手,脸上全是苦笑。

早在知道遭遇大旱的第一时间,就已经上报州府了,州府的通文也早就下来了,山东六府皆遇大旱,朝廷已经在处置当中,各县应当想方设法自救,以待朝廷官粮。

除了一个皇帝陛下的免税诏书,再也没有其它的实际东西了,至于救灾官粮何时到来,也没有准确消息,按照他们这一日一小催,三日一大催的问询次数,但凡有官粮运到,他们早就得到消息了,可照现在看来,依旧是遥遥无期。

“总比待在此处等死强吧,还有那天杀的倭寇,居然还来趁火打劫,着实该杀”,主簿气愤之余也是无奈,他也变不出粮食来啊,现在城里的米面价格也在上涨,江南的官粮再运不来,他们一家也快吃不起饭了。

“告诉城下的乡民们,让大家各自找活路去吧,另外,请指挥使派人往灵山卫、浮山前所分别打探消息,一日两问,有倭寇的动向第一时间回报”

城防的兵丁归胶州卫统辖,与县令分属不同系统,这种防御倭寇的事情,还得需要两方合作才行。

中午时分,已经饿急了的流民没等来放粥的队伍,却等来了县令大人的通告,如今胶县外有倭寇入境,内中米面业已告短,暂时无法施粥了,大家往西或者往北找活路去吧。

这个消息一喊出来,瞬间就炸了锅,今天没饭吃了,这可怎么办啊,就算是要去高密或者诸城,也得走个一两日呢,饿着肚子能活着走到那里吗。

“韩管事,果然有倭寇啊,这可怎么办啊”,听到官老爷都因为倭寇犯境而关闭了城门,卢老头也心慌了,他们这刚刚才找了一份还不知道如何的差事,马上就要黄了吗。

“卢老爹莫慌,区区几百倭寇我们还不放在心上,待我传份书信与我家老爷,老爷自会安排人手接应我们”,韩致中心知肚明,那就是爱州久忠他们,自然是没有什么事情的,当即淡定的说道。

“只是,到底有多少人愿意跟我前去,需要提前有个数字,我也好让老爷有所准备,以免接应出现岔子”,韩致中说道。

“管事稍待,容我和族人们商量一下”,卢老爷子见到韩致中淡定的脸色,心下也是安稳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