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什么,赵涛,我没有中意的女同志,我就是想着,穿新衣服人精神一点,那时候万一什么时候碰到个心仪的女同志,也不会给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
“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你有中意的女同志。
不过你可的牢记好了,我们虽说现在离开学校出来实习,可是学校的规章制度还是要遵守,要不然到时候在即将毕业之前,再记一个大过,那可就丢大发了。”
“放心吧!兄弟,我心里清楚,不会做这种事。”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几个大小伙子当着自己这个女同志的面,在那里讨论找对象,是不是太不把自己当回事。
还是觉着自己年纪比他们小,就不懂找对象是什么意思。
不过仔细影响,他们现在谈论这种事也很正常。
毕竟他们都比自己大,而且还大好几岁,这要是不上大学,恐怕孩子不说打酱油,那怎么说也有孩子了。
但是赵涛说提醒的没错,学校有规定,在没有毕业之前禁止谈恋爱,哪怕学校里有这种情况,恐怕也是悄悄的在谈。
即便被同学们发现,只要打死不承认,别人一时之间只要抓不住把柄,想必也没有什么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穿新衣服而言。哪怕就是年纪再大一些,哪怕就是老年人,这个年代不说年年有新衣服穿,能隔两三年做一次新衣服,那也是家庭条件好的人家。
这个年代不说家家户户,都能做到一件衣服穿三年,然后再缝缝补补又过三年,那也是大部分人的写照。
也不怪他们听说有新衣服穿,会如此激动。
不说他们了,就是自己在听到李同志说有新衣服的时候,不也很激动吗?
其实大家伙都一样,只不过自己早就激动过去了。
“吆,这刚领回来,连洗都没有洗,你们三个就给穿上了还别说,你们穿着咱们机械厂的工作服,就是精神。”
“好看吧?李同志?”
“好看,一看知道这小伙子真精神。”
“那就好,那就好,这下子我们也可以在机械厂挺直腰板了。
省着老是有人再背后说,这是实习来的学生,还是大学生,你看就是个毛头小伙子,除了会读书,恐怕什么也不会。”
“是吗?林同志,这话是谁说的知道吗?”
“不认识,但是可以确定的就是,是咱们机械厂家属院的女同志!”
“家属院?想必也只有她们,你们也别把她们的话放在心里,她们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啊?为什么?”
“还能为什么?我不瞒你们说,整个机械厂所有的职工子女,能考上大学的人,没有二十,她们这明显就是羡慕嫉妒恨,甭理她们就行。”
“不会吧?这么大的机械厂,怎么会才这么几个人上大学。”
“怎么不会,要不是学习不好,要不就是家里父母不上学。
特别是女孩,好多就是从小学习就好,可是家里父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觉着供她们读到初中,或者高中就已经很不错。
虽说上大学确实不花家里的钱,可是那也不如直接下来进厂挣工资的好。
毕竟大学一毕业,给家里挣不了两年的钱不说。
就得找婆家嫁人,那这么多年家里的供应都不够,这不是赔本的买卖吗?
所以有的人家,在孩子上到初中或者高中毕业后,说什么都不会再让上。
哪怕就是闺女考上大学,说将来毕业以后五六年不嫁人,可是她的父母依旧也不会同意。”
“这,李同志,难道就没有人管吗?”
“管,怎么没有管,可是在怎么管,也不可能天天什么事都不做,就坐在他们家里呀?”
“也是,这种事得那个女同志自己立起来,要不然领导出面给解决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周同志说的没错。”
“看来这就是封建思想得陋习!”
“赵同志说的没错,你们都是大学生,想必将来遇到这样的问题,肯定会比老一辈考虑的周到。”
“也是,毕竟他们没有接受多少教育,哪怕这么多年国家依旧在提倡,可是这种意思已经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想改恐怕很难。
可是我们不一样,我们从小就长在红旗镇下,有接受这么多年的教育,将来面对自己的子女上学问题,肯定不会像他们一样。”
“没错,周同学说的对,将来等我有闺女了,一定支持她读书,哪怕砸锅卖铁都的读。”
“向军这可是米说的话,如果将来有这么一天,我可定会一五一十的告诉,我那个还没有见面的大侄女。”
“说白,我说的又不是假话,不过现在说闺女的事还要,毕竟我现在连对象也没有。”
“还真是,哈哈哈。”
“行好了,你们说完了吗?”
“说完了,怎么李同志。”
“怎么了,你们说怎么了,这都几点了,咱们是不是该去吃午饭了。”
“对呀?不说吃午饭,我还没有觉着饿呢?不行好饿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