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镜片做工上最大的难点就是在打磨上了。大唐并不缺这种手艺人,多安排几个人打磨几批,总能挑出几个能用的镜片。
可比显微镜的镜片,还有一个东西是当前工匠做不出来的东西,那就是显微镜下面的补光镜。
别看这个补光镜体积小,但是想在大唐制作这么一个高反光率的镜子,还真没这工艺。这东西只能石天来亲自做了。
镜子工艺也不复杂,核心技术无非是背面的涂层。最早的镜子,背后的涂层是包上一层锡箔纸,然后倒入水银,形成水银和锡的合金用来反光。
不过这种方法有毒,石天也没打算用这种方式来制作镜子。他要做的是用硝酸银溶液,然后用葡萄糖析出银离子,这样做出来的镜子,跟前世的镜子也没啥差别了。
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那就是用铝制作反光涂层,用蒸腾的方法,把铝镀到玻璃上,最后制成镜子。
用铝制作的镜子好处是便宜,制造成本低。可是相比银镜,铝镜的反光效果要打些折扣,充其量跟锡箔纸加水银做的镜子有些类似。
手工打造显微镜,本来镜片的透明度就低,如果补光镜再不用点好的东西,显微镜的性能必然会大打折扣。
银子石天并不缺,而且制作几个补光镜,也用不了多少银子,拿出一两银子来也就足够他折腾了。
对于这台显微镜,石天并没有太高的期望,只要能放大个七八百倍,看到细菌,带动医疗文明更进一步,石天也就心满意足了。
镜子技术石天暂时还没有打算普及出去,这东西,不是必须品,捞钱可以,但是于民生并无太大用处,暂时也就没必要推广出去了。
等哪天自己没钱了,或者有什么新东西想搞了,再把镜子的制造技术拿出来,卖上几块镜子,捞点快钱。
又或者,过两年之后,自己加冠了,看上了哪家的小娘子,到时候制作上几块镜子,逗一下小娘子的欢心,说不定还能换个媳妇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