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天说完,他就掰着指头按照李明达教他的数理化知识开始计算了起来。
一个士兵一天吃一斤粮食,一个月就是三十斤粮食。
一辆车一次可以拉几万斤粮食,保守估计一下,那就是一千个士兵一月的粮食。如果出动十万大军,有一百辆车运送粮食是不是就够了?
“拉这么多东西,能跑得动吗?”算了一会,李世民觉得有点头大,先问明白,等回去之后再细细算!
“战马一天能跑多远?汽车这东西,只要有油,一口气跑上千里都不带歇息的!”石天骄傲地说了一句,接着补充道:“汽车拉的多,跑的快,不过对道路要求有些大,最少也得是官道那种硬路。
如果想保证汽车不惧风雨,最好还是用这种水泥路,或者是将来铺成沥青路面,那样的话,拉上几万斤货物,一个小时也能跑上百里!”
石天口中的千里,也就是五百公里。限于车辆的粗糙以及道路的限制,在大唐一天能跑五百公里估计就是极限了,这还得是水泥路面。
现在还没有大型建筑机械,即便是水泥路,也没有一条是直的,不管是山还是河,只能绕着走。
再加上频繁的上下坡,平均时速能达到五十差不多已经是极限了。
“那还坑什么崔家呢!赶紧造出来啊!”听到石天的解释,李世民轻轻踹了石天一脚直接开口道:“国立学堂都普及了,今年已经建了近千所学堂了,崔家的没落已成定局。
坑不坑崔家,已经无关紧要,你何必非要跟一个小小的崔家过不去呢?造出汽车,拿下高句丽才是正事,何必为了一个小小的崔家耽误大事!”
听到汽车这么厉害,李世民甚至觉得火车都可以不用搞了,只要有汽车就足够了!只要能造出汽车,他先买上一千辆,有车在手,大军的补给也就没有任何后患了!
无缘无故挨了一脚,石天无语地看着李世民道:“就算现在有了汽车,这泥泞土路它能跑起来吗?”
修路可是一个大工程,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
从长安到高句丽,两千多公里,如果不让人修一下的话,那汽车就算累散了架子也跑不过去。
“回宫!传雉奴和程处亮来见我!”石天一说,李世民明白了,要想汽车跑的快,还得先把路给修好了!
论起修水泥路,也就这两人的经验多了,至于石天,还是让他老老实实造汽车去。别等路修好了,汽车却没造出来,那可就丢人了!
……
贞观十年仲夏,麴文泰端坐在高昌城皇宫之中听政。
“突厥那边可有回信?是否同意结盟?”早朝之上麴文泰开口问道。
在麴文泰看来,高昌国离大唐达远了,再加上北边突厥,频频侵扰,大唐却无力派兵帮他抵御突厥,因此他打算弃唐投突厥,跟突厥结盟。
跟突厥结盟,有了突厥这个后盾,麴文泰就能安稳的坐在丝绸之路上劫掠过往的物资了,即便大唐派军讨伐,也要顾忌一下突厥的战力。
大唐灭吐谷浑,整个过程都在麴文泰的眼中,在他看来,唐军不过如此,人数占优的情况下,一个吐谷浑都能牵着十万大军在茫茫草原上溜了几千里,这跟突厥骑兵的骁勇善战比起来差的远了!
麴文泰一问,一个大臣赶紧站出来眉飞色舞的答道:“突厥可汗已经答应结盟了,且岁贡比之大唐还要少上两成!
若此时与突厥结盟,不但可以少缴纳两成的岁贡,而且可以增加过往西域商人的税赋,一反一复,高昌国收入可增加三成有余!”
这三成的收入是怎么增加的,在坐的人都心照不宣,无非是少缴岁贡,增加过往商人税收,另外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劫掠过往商队。
这半年多来,途经高昌国的商队越来越多了。有大唐压制,他们还不敢肆无忌惮,不过这也让他们赚了个盆满钵满。
如果宣布脱离大唐,放开劫掠,那收入必然还会猛增不少。
“即如此,那就公开与大唐断交,即刻驱逐大唐使节。
从即日起,凡是经过高昌国的商队,税收增加三成!另外高将军你们要努力一些了,高昌的国库收入可全指着你们了!”听到已经与突厥谈妥,麴文泰当场拍板道。
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早断交一天,收入就能多增加一分!
听到这话,高将军急忙出列,有些担忧地回道:“大王,最近东边的动静有些不对,从过往的商队中打探到,东去大唐,除风沙之外已无太大风险,之前东边那些沙盗也都不见了踪影!”
既然靠这条路吃饭,高将军对周边百里的掌控还是很到位的。
百里之内他倒没发现任何异常,可从那些大唐过来的胡商之中打听到,东边的路程顺利的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之前盘踞在东面的强盗土匪都不见了踪影,这让高将军的心里毛毛的。
“这有何不对?唐军经过,顺带着灭了一些沿途的匪类,即便是那些没灭的,听到唐军经过,也早已远遁到大漠深处了,没有几个月,他们也没有胆量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