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立汉 > 从官渡之战看袁绍的软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元199年,

曹操击杀了想投降袁绍的眭固。

明面上把刀砍向大哥袁绍。

这还能忍?

袁绍携四州军马去打曹操。

从战争的开始上看,

就是一场因愤怒而起的兵事。

因愤怒而起,自然就难以保持理智。

如果能一帆风顺,

或许是一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

但是,上天没能眷顾袁绍。

或者说,他因为愤怒,已经破坏了棋运。

从这里看,袁绍不是一个合格的棋手。

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合格的领导者不应该被情绪左右。

一个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领导者。

能带领大家打胜仗么?

也正因为如此,

愤怒中袁绍开始了迷之操作。

自掘坟墓。

鉴于形势,和袁绍因愤怒而出兵的事实。

随军谋士田丰建议缓一缓。

小弟反叛,派其他小弟去解决就行了。

咱现在是大公司,

不能轻易的就全盘梭哈。

袁绍不听。

不听就不听吧。

还把河北人田丰给关了起来。

接着呢,听了河南人郭图的话。

又三分河北人沮授的兵权。

然后呢,河南人郭图和淳于琼,又坑死了河北人颜良。

这一连串的事情,

让军中的河北人做何感想啊?

肯定是,人心惶惶。

这里埋下了河北人张合和高览投降的种子。

接着,河北人的报复来了。

这里说下,河南人文丑的死。

是战场上的形势变化。

五六千的骑兵,被600骑兵击溃被杀。

一方面是贪心。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文丑的御兵能力有问题。

这样的人也能当大将?

袁绍是什么眼光?

接着说河北人的报复。

河北人审配,抓了河南人许攸的家人。

河南人许攸也不辩解,直接叛逃。

也就是说,一旦出了问题。

像许攸这样的核心,都没办法自辨。

也难怪张合高览感觉不对直接投降。

许攸是带着核心情报叛逃的。

直接引曹操打粮仓乌巢。

这个时候。

路途遥远的河北人张合建议救乌巢。

毕竟离家远的人,对粮食更看重。

急功近利的河南人郭图则建议打曹操老巢。

两人的建议,实际上都有道理。

选哪个都行。

袁绍选了河南人郭图的计策。

好,让河南人去攻打曹操的老巢就好了。

结果呢,袁绍却安排河北人张合去打曹操的老巢。

这是什么操作?

张合现在满脑子都是粮草呢,

你让他去攻击别人大营?

有人说袁绍在玩平衡。

可现在是在打仗啊!

生死攸关的时刻

你还以政治那一套来搞军事。

可见分不清形势。

以袁绍的兵力。

重兵去攻击曹操老巢的同时。

也有能力派一支重兵去救淳于琼。

然而他派了轻兵去救。

自己携重兵在大营里等消息。

这导致乌巢的淳于琼力战而亡。

有人说乌巢是淳于琼喝酒误事。

那么淳于琼喝酒误事了么

淳于琼表示这个锅不背。

淳于琼不但没有饮酒误事。

反而很是自信。

发现曹操带精兵来了之后。

淳于琼直接列阵于营外,和曹操火并。

后来发觉打不过,就退入营内步步防守。

注意,军队没有溃败,而是有组织的继续防守。

作为曾经的曹操同时,

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淳于琼。

带兵能力还是在线的。

如果不是曹操手下悍将,

乐进大发神威,

直接杀了主帅淳于琼,士气大振。

曹操未必能攻下乌巢。

这个时候,袁绍的轻兵才到。

要知道曹操的军队不是铁人。

跑了大半天,打了大半天,必然精疲力尽。

然而却可以轻松的击败援军。

这支援军的将领名称,

甚至都查不到,可见有多轻。

袁绍内部,不打败仗派系都要相互攻伐。

这打了败仗,还不要老命。

作为老大,在此关键的时节,根本无法稳住军心和局势。

任由手下派系相互诋毁扯皮。

袁绍管理的手段,对危险和时机的敏感性。

都不在合格的水平线上。

接下来,本就惊惶的河北人张合和高览没能攻下曹操大营。

直接投降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个时候,袁绍依旧有机会。

只要他能稳住大营,也不至于大败。

毕竟没了粮草可以撤退么!

虽然吃了不少亏,

但大营还在,大军的根基还在。

在这一点上,袁绍连淳于琼都不如。

乱象之下,任由不利因素发酵,

根本没有能力稳住局势,直接崩盘。

这一点,和赤壁之战的曹操相比,差的太多。

而且当时,袁绍的手下刘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