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很多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嗯。”

“小人确实如此想的。”

“以此法锻造的火炮,必然远胜从前。”

“大人,您觉得如何?”

年轻人小心翼翼地问道。

他怕陈庆不信,还把图纸展开:“这是小人设计的水力锻锤,还有打铁砧台的夹装工具。只要……”

“放手去做吧。”

陈庆没待他说完,就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头。

“大人……”

年轻人惊讶地抬起头。

“你是对的。”

“不过步子迈得大了点。”

“你觉得这一门炮多久能打制成功?”

陈庆用期许的目光望着他。

“三年!”

“给小人三年时间,一定能把实心炮给做出来。”

年轻人坚定地说道。

“别说三年,五年本官也等你。”

陈庆鼓励道:“将来青史留名,必然有你一席之地。”

“大人过誉了,小的没那么大的本事。”

年轻人谦虚地低下头。

他只不过看不惯鹤仙翁到处招摇炫耀,好像高人一等似的。

秦墨是陈庆最亲近的部下,怎么能被一个招摇撞骗的方士比下去?

再者,鹤仙翁言之凿凿,陈庆许了他少府之位。

秦墨的师兄弟哪个不心动?

故此他才壮着胆子来这里献计。

“先生,实心铸炮之法可行?”

扶苏听不太懂里面的门道。

但是铸一门炮要三年之久,甚至陈庆说五年也等他,这就太出人意料了。

火炮本就造价高昂,若是数年成一炮,那得多贵?

“岂止是可行。”

陈庆凑近了压低声音说:“这是火炮未来发展的方向,最为正确的道路。”

“无论威力还是耐用性,比空心炮都强了数倍。”

“只要持之以恒的钻研下去,早晚它的造价、用工都会大为降低,相当于少走了许多年弯路。”

“微臣实在难以想象,竟然有人会提前这么久想了出来。”

以水车为天地间巨人,执巨锤锻打铁炮。

这不光是想象力的问题,还必须有足够的眼界和气魄。

“宋师弟,你的炮三年才能成,可阅兵大典就剩下几天啦。”

“是呀,三年之后,黄花菜都凉了。”

“此炮费时费工,你确定能成?”

“殿下,小的有一计,可速成百门火炮。”

工棚里再次响起嘈杂的争论声。

扶苏禁不住感叹:“秦墨之中能人辈出,真不愧是天下工造第一。”

“殿下,历朝历代,从来不缺能人。”

“问题是……”

陈庆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我当你是兄弟,才跟你掏心窝子的。

“诸位。”

“阅兵大典五日后举行,尔等献计献策,本官感激不尽。”

“可是……”

等议论声停下之后,陈庆扫视了一圈:“若是预料有差,未能成事,陛下定然雷霆大怒。”

“到时候追究下来,你们可别……”

刹那间,工棚内为之一静。

工匠门诧异地望着陈庆,不敢相信这样的话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

田舟更是目瞪口呆。

难道是因为前次他丢失了铁铧,害得陈庆东奔西走,四处找寻,因此与秦墨生了嫌隙?

这天大的干系,谁能担得起来?

之前献策的董三最为紧张。

万一铸炮失败,耽搁了阅兵大典,他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都看着我干什么?”

陈庆粗豪的嗓音打断了这凝重的气氛。

“陛下怪罪下来,你们可别忘了推脱到本官身上。”

“自然由我一力承担。”

“难道还要你们这些不中用的跟着受牵累吗?”

听到这句话,众人如释重负,想笑却笑不出来。

实在太吓人了。

陈庆一向待他们宽厚,即便犯了什么过错,通常也是自己揽下。

故此大家才敢放心的献言献策。

要不然一门火炮动辄耗费数千斤铜铁料,铸造失败的话,损失极大。

谁敢轻易谏言?

陈庆戏谑地笑了笑,然后才转过头去,冲着若有所思的扶苏说:“殿下您千万记住,但凡你在位一天,就不要苛待工匠,多给他们施展的空间。”

华夏科技水平全面落后于西方,始于明朝。

朱元璋立国之时,靠的就是火枪齐射来破蒙古人的骑兵冲锋。

但是到了后期,明朝的火炮技术却迟迟得不到提升,以至于被西方赶超。

究其原因,说起来简直可笑。

彼时工匠地位低贱,朝廷要铸造火炮,拨款被层层克扣。

到了铸炮时,能剩一半都算遇到良心上官了。

而朝廷的规矩又格外奇葩,物料不够,但是火炮不能缺。

不足的部分你们自己想办法,反正炮铸不出来就拿你问罪。

在这样的情况下,工匠把心思全部用在了偷工减料上。

因此戚继光抗倭的时候,被质量低劣,炸膛率奇高的火器逼得没了办法,不得不训练戚家军使用毛竹、铁叉这样的简陋武器。

大秦现在相当于开局拿了一把大小王,还带了四个2。

未来如何,陈庆无法左右。

他只希望明朝的悲剧不要在大秦上演。

“本宫一定铭记在心。”

扶苏见其面色严肃,也郑重地点头应下。

大秦重用墨家工匠不止一时,而是有上百年的历史!

往昔从未见过他们生机焕发,愿意拿出全部本领,去克服一样样难关。

在陈庆手下,秦墨的实力才真正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