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儿童睡前小故事 > 第103篇 七步成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七步成诗

在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时候,有一个叫做李白的诗人,他在中原游历,独自一人,思维敏捷,胸怀大志,却因为家境贫寒,常常寝食难安。

有一天,李白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在聆听了李白的诗文后,得知李白的境况,便给了他三枚铜钱,祝愿他早日成为一名名扬天下的文人。

可是,李白心中明白,三枚铜钱根本无法改变他的处境。便跟着老人出发,随身带着老人的三头犬往北方走去。

走出了三里、五里甚至十里,李白仍是一副愁容满面的模样。

突然,老人慢慢走向李白,拉着他的手说道:“听我说,七步成诗,看你可不可以达到这个境界。”

李白感叹起来,“七步成诗之境,听上去难以企及”。

老人着急地响起手鼓:“七步成诗,七步成诗!”

李白听着,似乎心中有一种激荡,他迈起步子,在足下的路面上,脑海中一个词语接一个词语地串连思考,一边行走,一边吟诵。

经过七步,他停下脚步,灵光闪现,跟了半生的烦恼和忧愁,像是被一下子驱散了。

李白不禁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七步之内,成了一首诗!之后,他终于做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造诣,成了真正的文人。

多年以后,李白创作了大量的美妙诗篇,他将自己初次七步成诗的经历,描述成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首珍贵的佳作。

从此,传颂了下来,成为世人所知道的“七步成诗”,成了多少文人所向往的境界。

故事道出了一个学习的奥义:在知识和技能领域,有时候不是越复杂越难,越简单越难,七步步成,殊不经意地让我们摆脱了一些瓶颈。只要我们好好去突破自我,便定然可以得到最好的回报。

逐鹿中原

早春时节,中原大地风和日丽,百花盛开,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时候,北方的齐国国君因为听说中原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便派遣了大将军执掌军队前往中原。

大将军采取了搬迁农民、修建围墙等方式,强占中原地盘,让势力逐渐扩大。有一天,他听说南方的楚国国君对此非常不满,便想出了一条以守为攻的计谋。

他命令士兵们在附近山峰的河床中砍伐树木,筑了一道“树墙”,挡住了激流。之后,大将军布置了隆阜绝岭地堡,在固若金汤的地方设立了堡垒,让楚国难以轻易闯入。

楚国国君得知后恼羞成怒,亲自率领大军前往中原,希望夺回自己的领土。两军在中原的大渭河畔展开激战,并都想将对方逐出中原。

第三天,大将军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绝招——缩守防线。他以为楚军追逐战斗,会分兵袭击他的营地。于是,大将军下令全线守备,百战不移,坚决不出一步。

楚军见大将军不出,也不再主动发动进攻,只在营地边打造起了防御工事,开始了持久的游击战。双方在中原大地激烈对抗,你来我往,谁也不肯退让。

在为期一年半的战役中,齐楚两国损失了大批兵力,而且对方的领土依旧没有被夺回。直到有一天,两个军队发现彼此的缺点并开始合作,才逐渐打压其他国家,最终逐鹿中原,统一了整个国土。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合作,更容易打败强大的对手。即使在激烈的竞争中,诚信和互相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胜利,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佼佼者。

《五十步笑百步》

很久以前,在一个小镇里,有一位鞋匠,他每天都会做他的鞋子,但是他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信心。他总是觉得他的鞋子不够好,不够漂亮,永远追不上其他鞋匠的水平。

但是,他的儿子认为他的父亲是全镇最好的鞋匠,每次看着他的父亲做鞋子,他都很自豪。他觉得自己的父亲是最勤勉、最聪明、也是最有技术的人。

一天,这位鞋匠带着他的儿子去乡村参加庆典。他们和其他鞋匠聚在一起,编织鞋子,展示他们的技术,交流彼此的经验。

没过多久,这位鞋匠发现,其他鞋匠都在嘲笑他的鞋子。听着他们的嘲笑声,这位鞋匠感到非常难过,他觉得他不配参加这个庆典。

但是,他的儿子给他鼓励。他告诉他,其他鞋匠是不是比他更匠心独具、比他更有才华呢?父亲回答道:是的。但是他并不是没有办法。他有着经验丰富的手艺和热爱,他在他自己的努力下,做出了自己的百年好鞋。

他的儿子说,父亲,您的手艺一点也不比其他鞋匠差。他们嘲笑您只是因为他们不想承认他们自己很幸运,而您是他们身上更好的那半截。

这位鞋匠认真想了一想,突然恍然大悟,他意识到,他们嘲笑他只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他们同样参加了那场庆典,只不过他们要比他快一步罢了。

这位鞋匠父亲深受启发,他决定将这种感悟应用在他的工作中。他变得更加自信,他的鞋子也变得更出色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