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儿童睡前小故事 > 第294篇 漆身吞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漆身吞炭

很久很久以前,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叫豫让的人。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但时运不济,最初侍奉范氏和中行氏,都没有得到重用。最后他侍奉智伯,智伯对他非常尊重,像对待名士一样对待他。

智伯后来被赵襄子打败,全族被灭。豫让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于是他下定决心要为智伯报仇。他改名为换装,在街市上以乞讨为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刺杀赵襄子。但是,第一次行动失败了,豫让被赵襄子抓住了。

赵襄子问:“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和中行氏吗?智伯消灭了他们后,你为什么不为他们报仇,反而要为智伯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和中行氏的时候,他们只是把我当作普通的人对待,所以我也像普通人一样对待他们。而智伯把我当作国士对待,所以我也要像国士一样为他报仇!”

赵襄子很感动,但也觉得豫让是个危险的人物,于是下令把他放了。但是豫让放出来之后,又有了新的行动计划。他吞下了火炭,把自己的声音弄嘶哑了。他躲在一个地方,等待机会刺杀赵襄子。但不幸的是,他的行动再次被发现。赵襄子很好奇,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豫让回答说:“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你误以为我已经死了,然后你就不再警惕了。但是你也太聪明了,没有上当!”

赵襄子非常感动,他说:“你为了智伯报仇,不惜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我两次抓到你,都放了你。但你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竟然不惜一切代价来刺杀我。你真是一个忠义之士!”于是赵襄子下令给他特殊的礼遇:三日之后埋葬智伯于九原,并赦免豫让,让他成为自由人。

豫让在得到自由之后,并没有离开赵国。相反,他选择在九原智伯的墓前自杀,以表达他对智伯的忠诚和感激之情。

赵襄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和悲痛。他感慨地说:“豫让先生真是一位忠义之士啊!他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和自由。这种精神真值得我敬佩和学习!”

于是赵襄子下令厚葬豫让先生,并把他当作忠义之士的代表来纪念和表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和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像豫让先生一样,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这些美德。同时,我们也应该像赵襄子一样,尊重和欣赏那些具有忠诚和感恩精神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豫让先生一样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着。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忠诚和感恩的美德。同时,我们也应该像赵襄子一样,尊重和欣赏那些具有忠诚和感恩精神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个体。

千夫指

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位叫王五的老人。他年轻时是一个勇敢的士兵,但战争结束后,他选择回到家乡,过着平静的生活。他有一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种花。他的小院子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每到春天,整个村庄都弥漫着花香。

王五的邻居是一个叫李四的小男孩。他非常羡慕王五的花园,每天放学后都会跑去看那些美丽的花朵。他对王五说:“爷爷,我也想种花,您可以教我吗?”王五微笑着答应了。

于是,李四开始跟着王五学习种花。他们一起挖土、播种、浇水,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不久,李四的家里也开满了鲜花。

然而,村庄里的大人们并不理解孩子们对花的热爱。他们认为种花是浪费时间,不如去学习如何种粮食,这样才能填饱肚子。这些大人们经常嘲笑孩子们是“爱花的小傻瓜”。

一天,村里的大人们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提高粮食产量。他们决定让孩子们停止种花,去田里帮忙种粮食。王五和李四听到这个决定后,非常难过。

李四问王五:“爷爷,我们该怎么办?我不想放弃种花。”

王五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孩子,有一种花叫做千夫指。它是一种神奇的花朵,只要被它触碰过的东西,都会变得非常坚硬。我们可以用它来保护我们的花朵。”

于是,王五和李四开始寻找千夫指。他们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终于在一座高山上找到了这种神奇的花朵。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千夫指带回了村庄。每天早上,他们都会用千夫指轻轻触碰每一朵花,然后这些花朵就会变得非常坚硬。这样一来,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人为破坏,都无法伤害到这些花朵了。

大人们看到这些坚硬的花朵,都感到非常惊讶。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决定是错误的。他们开始理解孩子们对花的热爱,并尊重他们的选择。

从那以后,村庄里的孩子们都可以自由地种花。他们用鲜花装饰自己的家园,也用鲜花传递着爱与和平的讯息。每当有客人来到村庄,都会被这些美丽的花朵所吸引,赞叹不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