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文娱:背靠地球,我能火遍全世界 > 第223章 我可以自己写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方晓和郑大师抽签的时候,小院中央早就已经清空出来一篇场地,一张长桌,两幅宣纸,连带着配套的笔墨纸砚,早就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

脸上挂着笑容,郑大师乐呵呵的扫了身后众人一眼道,“各位,你们谁先给咱们打个样?”

话音刚落,就见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二十七八的年轻人,他先朝着郑大师鞠躬行了一礼,然后道,“老师,要不然让我先来吧,我刚好有首诗。”

这年轻人是郑大师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所以他已走出来,郑大师就笑的眉眼都看不见了。

“好,好!小林子,那你就先来!”

“噗~~”听见这年轻弟子的称呼,正在吃糕点的方晓一个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

没办法,这名字这叫法,哪个穿越者听了不得笑两声?

不过紧接着他就反映了过来,连忙做出一副“我没笑,不是我,别看我”的表情,正儿八经的……嗯,继续喝茶吃糕点。

那叫小林子的年轻人,皱着眉头,瞪了这个吊儿郎当的家伙一眼,然后迈着大步就走到了长桌旁边。

“小林第一个出手啊,他那手楷书,当真写的不错,功夫恐怕已经有了郑老的九成。”

“可不是么,要不然郑大师能这么得意这个关门弟子呢?”

“瞧瞧这小子,意气风发,满脸的自信!”

“……”

围观群众兴奋又激动,议论点评声落到小林耳中,他难免心中有点些得意。

走到长桌边,他先是朝自己的老师和几位大师微微躬了躬身,然后又朝着众人拱手笑道,“各位,成老师,这第一场我就当仁不让,先行拿下了!”

说完这话,小林活动了一下手腕,然后提笔蘸墨。

一首诗里要同时有相思、相知这两重意思,这样的作品,在古今文坛里面不能说没有,但却也算得上是凤毛麟角,所以怎么选诗也成了一桩难题。

噢!总归不能这么大的一个书法家,站到桌子前挥毫蘸墨,做足了气势,眼看就要落笔,却忽然掏出手机来上一句,您各位等一等,让我上网千度一下?

那简直也太不像话了。

这友谊赛虽然首重书法,可到底也有几分考教书法家文学素养的意思在,可是这世上的诗文千千万,一个人又能记住多少?

如果赛制还按照书法协会的老惯例那样,个人参赛,知识多寡就全凭个人本事,谁也说不了什么。

可现在不一样,人数多的一方肯定要占尽优势,最起码在集思广益这一块,郑大师这一组,先就已经赢了。

这不是么,在其他人还想着些什么的时候,就已经有小林站了出来,他写的内容是古诗,或者说就是一首打油诗,可胜在应题。

狼毫舔满了墨汁,小林手腕一动,开始写了。

相思相知难相遇,千里相望两情苦。

一日不见如三秋,情丝互诉几时休。

最后一笔写完,小林手腕一提,笑吟吟的看着站在对面的成东来道,“成老,该您了!”

“哎呦!好字!”

“你瞧瞧这楷书写的,铁画银钩,铁画银钩啊!”

“嗯,诗也不错,不过这是谁的诗来着?”

“不知道啊,看着眼生,好像不是名家作品。”

“唉~~成老这是悬了啊!”

小院里的其他书法家和围观群众们,低声交流,言语之中,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不得不说,这小林写的字的确不错,成东来看的都连连点头,随后他笑道,“小林啊,这诗我看着有些陌生,难道是你的作品?”

“成老您见笑了,随手做的一首打油诗!”

听着成东来的夸奖,小林脸上更加得意了。

而小院里的其他人,听了俩人的对话之后,则是已经有人按捺不住,高声喝彩了起来。

没办法,这小林不光字写得好,文采也算得上是不错了。

后面,郑大师见自己的弟子出风头,一张老脸早都笑的漫都是褶子了,嘴里还连连不断的低声叫着“好,好!”

又朝小林点了点头,成东来扭头看着方晓笑道,“小方,你确定你要先上?小林这字写的不简单啊!”

“成叔叔,我都行,要不您来?”方晓倒是突出一个客随主便,反正他信心十足。

听见这话,成东来忍不住笑着轻轻锤了他一拳玩笑道,“你小子,我来个屁啊我,相思、相知,我都一把年纪了,哪有功夫去背这种诗,还是你小子来吧,没事,大胆的上,这一局输了不要紧,后面叔叔给你找场子!”

“呃……”

方晓有点儿哭笑不得的朝着成东来看了一眼道,“叔叔,瞧您这话说的,我平时也不是个背诗的人啊。”

“那怎么办?要不然这局算了?”

“怎么能算了,那可不行!”

方晓的话听的成东来满头问问号,“你小子,又说没背诗,那你拿什么写?”

把最后一口糕点塞进嘴里,方晓朝着成东来一摊手笑道,“叔叔,您忘了我是干什么的了?我没背过诗,但我可以自己写啊。”

“呃……自己写?”

成东来听得一怔,然后就想起了方晓过去的壮举,嗯《相鼠》、《回答》、《我的自白书》……等等作品,无一不是好诗。

他说他自己写,那恐怕还真是没有吹牛。

“行!那叔叔就指着你了!”

这俩人的对话,也没有刻意压低声音,一开始其他人听见成东来俩人居然都没有准备诗文的时候,还有人替他们着急呢。

可这话怎么听着越来越不对劲?

什么情况?

这年轻人怎么这么狂?

这诗是这么好写的吗?

还自己没背过诗,但是可以自己写。

听听,他这口气怎么这么大?

在场的都是文化人,文学工作者,随便写首诗当然不难,可要在短时间内命题写诗,还是相思、相知这种互相冲突的命题,那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要不然那小林就写了那么一篇儿打油诗,就能博得那么多的喝彩么?

一时间,众人又是议论纷纷,可说话之间的语气,相比刚才,那可就没有那么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