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酒菜上齐,二人相对而坐,举杯共饮,谈笑风生。

两人很少如此对坐而饮,朱祁钰今天难得有闲,加上辽东进展不错,一向习惯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朱祁钰轻笑道:“先生,你对朝局,乃至整个大明的理解,非常人能及,朕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

“皇上请讲。”李青放下筷子,含笑点头。

朱祁钰想了想,道:“所谓天下大势,作何解?”

“……皇上这个问题,太过笼统了。”

“细枝末节的东西,朕已知晓,反而是这些看似笼统,却蕴含大道的东西,朕理解不透彻,认知也不够。”朱祁钰道,

“朕笼统的问,先生笼统的教便是。”

被他这么一说,李青也忽的意识到,这的确是朱祁钰的硬伤。

坦白说,单论政治才能,朱祁钰是迄今为止的所有大明帝王中,最差的一个。

顶多也就是和朱允炆打个平手的样子!

老朱、老四就不说了,小胖父子俩,朱祁钰也远远不及。

即便是朱祁镇,政治才能、手腕,也远超朱祁钰一大截。

基于此,李青便直接摒弃了大而空,改从实际出发。

当然,这不能怪朱祁钰,他根本没接受过帝王教育,他是硬生生被逼上来的。

李青沉吟片刻,道:“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说到这儿,李青不禁心悦诚服,赞道:“老子这短短两句,便道尽了大道,大势!”

你这也太笼统了吧……朱祁钰强忍着翻白眼儿的冲动,抿了口酒,道:“这两句话和天下大势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

李青微微一笑,“皇上稍安勿躁,听我慢慢道来。”

朱祁钰压下心中急躁,颔首道:“先生请讲。”

“嗯……”李青思考少顷,指着汤汁翻涌的火锅,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就拿这火锅来说吧,它热气沸腾,而它之外却远达不到它的温度,它的热量有余,便会源源不断地流向热量不足的一方,

这便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朱祁钰缓缓点头,这句话的大意他也知道,但被李青这么一说,立即形象具体起来。

李青继续道:“它会不断流逝热能,直到和周围一样,达到一个平衡点才会停止,但它要是停了,咱们还能吃火锅吗?”

“不能。”朱祁钰摇头,他更迷糊了,不明白李青为何说这些没营养的废话。

李青却好似对火锅,有着极为浓厚的爱好,笑道:“这火锅如此美味,若是吃不到岂不可惜?”

“……”朱祁钰苦笑不得。

李青又问:“敢问皇上,想要继续一直吃下去,应当如何?”

朱祁钰翻了个白眼儿,“加汤,加炭!”

“对了!”李青一击掌,“就当如此。”

“先生,朕称不上聪明,却也不傻好不?”朱祁钰没好气道,“你这是把朕当傻子啊!”

“皇上莫急,认真听下去,慢慢品,你会有收获的。”李青示意朱祁钰稍安勿躁,继续道,“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人之道跟天之道截然相反,皇上可知为何?”

“因为……”朱祁钰被问住了,试探道,“人定胜天?”

“……”李青摸了摸鼻子,直接公布答案:“因为人凌驾于万物之上,是天底下最聪明的存在,所以谁都不愿意奉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李青指着汤汁翻涌,鲜香四溢的火锅,道:

“若奉行天之道,那这火锅很快就吃不下去了,若想继续吃下去,便要逆天而行,加汤、加炭。”

朱祁钰有些明白了,但还不够透彻,“先生继续。”

李青点头:“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大概意思是,资源会从少的一方,倾斜到多的一方,这和天之道截然相反,且行为逻辑也有着本质区别。”

“先生快请说。”朱祁钰隐隐意识到干货要来了,身体前倾,神情认真。

“天之道,是万物发展规律,人之道,并不是自然规律……说白了,就是人为的掠夺。”李青道,“损不足,而益有余;准确说,是有余的人在掠夺不足的人。”

李青道:“最直观的例子,便是土地兼并!

历朝历代都有这一现象,任何帝王都无法避免,是他们不想做吗?

不,是他们做不到,因为这是人性!”

说得口渴,李青提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润了润嗓子,这才继续说道:

“有句很贴切的俗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虾米吃不了小鱼,小鱼吃不了大鱼,所以历来掠夺,都是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

朱祁钰提起茶壶给李青续杯,迟疑道:“可朕看来……这并不绝对。”

“的确,因为人不是鱼。”李青点头,“有余者为保持可长久掠夺,通常不会做竭泽而渔之事;

到了一定程度时,他们会把目标放在同体量的有余者,甚至比他们体量大的多的有余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