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099章 争论不休,两难处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99章 争论不休,两难处境

正月十二日,上午巳时正。

闾阳驿,堡墙上。

“伯爷,都是属下无能,没能成功突袭进逼的清军,也没能摧毁一门红衣大炮,反而还伤亡了两千多名骑兵将士。”

“这一切都是属下的罪责,请伯爷从重责罚。”

洪仁德一身是血,神色狼狈的单膝跪在地上,向着洪承畴低头请罪。

“唉!”

洪承畴无奈的长叹了一口气,伸手将洪仁德扶了起来,安慰道:“仁德,清军擅长野地浪战,战败也非你之过,先起来吧!”

洪仁德满脸愧色,声音有些哽咽的道:“伯爷,属下......实在惭愧,辜负了您的期望。”

“行了!仁德,你也已经尽了全力,还是快下去包扎一下伤口,免得加重了伤势。”洪承畴摆手劝慰道。

洪仁德面色感动,低首抱拳道:“多谢伯爷关心,属下的伤势并无大碍。”

“你都一身是血,怎么还无大碍,快些下去包扎伤口。”洪承畴板起了脸色,训斥道。

“是,伯爷!”

洪仁德犹豫了片刻,随即低声应是。

........

待得洪仁德下了堡墙后,洪承畴的脸色当即变得一片凝重。

他举目望向北面方向,眼中满是忧色,同时又对此次的义州之战,充满了预知难料的胜负。

“英都伯,如今突袭清军的计划已然失败,不仅没能摧毁一门红衣大炮,而且还伤亡了两千多名骑兵将士,这可如何是好啊?”符应崇强压着心中的慌乱,看向洪承畴问道。

“是啊!英都伯,清军进逼在即,还请您速速拿个主意啊!”辽东总兵刘肇基面色惊慌的道。

“要是以下官之见,当前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避开清军锋芒,先撤回锦州城再说。”有将领当即打起了退堂鼓。

“说的甚是!如今清军势大,我军根本就不是清军的对手,当避其锋芒,退回锦州城再做打算。”

“对!对!这个主意甚好。我军兵力单薄,哪里会是清军的对手。先退回锦州城,也是为了保存我军的力量。”

“......”

接连有将领出声表态,应和退兵的主意。

洪承畴虽然一言不发,但听得一众将领们的言语,心中已是充满了怒火。

他压抑着心中的愤怒,目光扫视了一遍身边的一众将领们,特别是在那些表态退兵的将领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的时间。

片刻后,洪承畴沉着脸色道:“诸位,你们可曾仔细想过没有,一旦我们率军退回了锦州城,那义州城内的四万多明军将士,又会是什么样处境?”

“若是义州城被清军攻破,那四万多明军将士必将全军覆没。到时候,锦州城又将能何存?唇亡齿寒的道理,难道诸位都看不明白吗?”

说到后面时,洪承畴已是脸露怒色,声音也不由得提高了几分。

一众将领们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在面对着威胁到自己性命的处境时,哪里还会顾及到这么多。

死道友不死贫道,谁不想好好的活着。

至于说救援义州城,哪里比得上自己的性命重要,尽管在义州城内,也有部分他们的兵马。

“英都伯说的甚是!”

符应崇赞同的点点头,目光也扫视了一遍那些表态退兵的将领们,高声斥责道:“你们一个个身为朝廷将官,担负着守卫大明疆土的重责,可如今却因为清军的大举进逼,竟然想着不战而退,你们可想过其中的严重后果?”

“一旦义州城孤立无援,被清军攻破,锦州城岂能幸免于难?我们现在不仅仅是在救援义州城,也同时是在救援我们自己。”

“对于这样的道理,你们必然不会不清楚,可为何你们却是想要退兵,难道你们都如此贪生怕死吗?”

符应崇的一番话,当即使得部分将领面露愧色,不敢直视符应崇望来的目光。

“英都伯、忠勇伯,只要您二人下令便是,下官定当遵从命令。”前屯卫总兵王廷臣慷慨激昂,第一时间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然而,辽东总兵刘肇基却是突然胆大的道:“英都伯、忠勇伯,下官也都明白你们说的其中道理,可是以我们当前的这点兵力,又如何是清军的对手?”

“清军足有二十门红衣大炮,我们拿什么来抵挡红衣大炮的轰击?难道是要以明军将士们的肉体来抵挡吗?”

“因此下官认为,暂时收兵撤回锦州城,是当前最好的应对之法。”

“刘总兵说的极是!末将也赞同刘总兵之言。”

“确实如此!只有收兵撤回锦州城,才能保住我们的这点兵力,不至于消耗在清军的红衣大炮之下。”

“清军势大,我们还是先暂时撤退,这是当前最好的办法。”

“......”

有了刘肇基的带头反对,大半的将领们都积极应和,赞同退兵。

“你们......你们这是贪生怕死,何必给自己找借口。”王廷臣气急大怒,怒斥着这些将领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