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122章 不给面子,巡视春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22章 不给面子,巡视春耕

二月初八日。

延绥镇,榆林城。

随着天气逐渐的回暖,田间的土地也慢慢的解冻开来。

在土壤中躲藏了一个季节的冬小麦,也抽出了新鲜的绿叶。

温暖的阳光倾洒而下,一些细小的嫩芽也从土壤中探出了头,仿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这个时节,已是到了春耕的时候。

上午巳时正。

榆林城北,土地神庙。

“......上香敬神,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丰收满仓......还请土地神享受万民香火,护佑今年无灾无患......请榆国公上香!”

随着庙祝念完最后一句祷词,刘博源便上前一步,接过了庙祝递来的三炷长香,朝着殿中的土地神躬身行礼。

躬身行礼完毕后,刘博源便将三炷长香插进了香炉之中。

“鸣鞭炮!”

庙祝朝着殿外大喊。

“噼噼啪啪!”

“噼噼啪啪!”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骤然响起,升腾而起的白烟也逐渐弥漫开来。

过了好一会后,鞭炮声才停了下来。

“吹打奏乐!”

庙祝再次朝着殿外大喊。

喜庆的擂鼓鸣锣声立时响起,场面极为的热闹。

刘博源与宋一鹤一起抬着纸扎的春牛,萧华、李凤娇等其他官员则抬着纸扎的犁耙、锄头、钉耙等农具,由土地神庙前往明川河边的田间地头。

沿途的军民百姓们不断的放着鞭炮,将白米、小麦、黄豆等农作物抛向纸扎的春牛,表示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靠近明川河边,早已搭建好了一个茅草棚。

一个占地近半亩的茅草棚。

到达了茅草棚后,刘博源又亲自焚香祭奠皇天后土,领头三伏三拜。

前来参加春耕仪式的军民百姓们,也全都跟随着依礼参拜,祈求皇天。

祭奠完天地神只后,刘博源又亲自下地,扶犁耕田,以示春耕的开始。

围观的军民百姓们吆喝声大起,响彻云霄。

最后,刘博源又将纸扎的春牛、犁具、锄头、钉耙等物全都火烧,并将燃烧后的灰烬洒入田中。

至此,春耕仪式才宣告结束。

从这一天起,整个陕北、陕西的春耕便正式开始,田间地头到处是军民百姓们忙碌的身影。

同时,还有军民百姓们歌唱春耕的歌谣。

“正月里到了着咿呀儿莲,二月半呀嘛咿呀儿莲,庄稼人忙把那腊梅花儿开呀嘛......先套上艮子着咿呀儿莲,后套上耘脖嘛咿呀儿莲,手拿鞭子腊梅花儿开呀嘛......黄牛儿赶呀嘛咿呀儿莲......”(网络借鉴歌曲)

“春耕浅,秋耕深。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春耕不肯忙,秋耕饿脸黄......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耕地谚语)

........

春耕时节,刘博源自是十分的关注。

毕竟这春耕可是代表着一年的未来丰收,影响着军民百姓们的生活。

因此,刘博源决定到幕府掌控的地盘之内,去巡视一番。

想到就去做,刘博源当即带领着警卫连骑兵,准备先去第一站的神木道。

然而。

还未等刘博源策马出城,就突然收到萧华的来报。

“有天使到来!”

刘博源略感惊讶,心中猜测着天使到来的目的。

一番猜想过后,无非是有关于两件事情。

其一是调派兵马前往辽东增援之事。

其二是有关于官绅一体纳之事。

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还好说,刘博源还是愿意率军前往辽东增援。

而第二件事情的话,则是没有什么可说的。

政令已出,谁也不能改变。

就算是崇祯皇帝亲自前来劝说,也是没有用的,丝毫改变不了刘博源的决定。

刘博源没有去迎接什么天使,而是先返回了榆国公府,等待着天使自己前来。

当日晌午时,天使这才匆匆的赶到了榆国公府。

前来宣旨的天使竟然不是太监,而是一名五品官衔的御史,这着实有些让刘博源大感意外。

御史姓钱,名游进。

随钱游进一同来的,有两名青袍太监,六名灰袍太监,以及十几名锦衣力士。

“榆国公,还不快快跪下接旨!”

仗着自己天使的身份,钱游进的态度甚是傲慢,竟是不将刘博源放在眼里。

刘博源眉头微皱,目光直视着钱游进,似乎想要看看这天使是哪里来的勇气,竟敢这般与他说话。

“榆国公,圣旨当前,还不快跪下接旨!”

感觉到自己身为天使的威严受到了挑衅,钱游进立时沉下了脸色,语气中带着喝斥。

刘博源无语的摇了摇头,心中也有些明白过来,为何朝廷会派遣一名五品御史前来宣旨。

要不这御史是一名不怕死的愣头青,要不就是前来送人头找死的。

站在钱游进身旁的两名青袍太监,此时已是惊慌不已,心中更是对钱游进充满了各种国语问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