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看着《黑客帝国》昨天的票房,工作日这两天下来走势平稳,并没有因为工作日而降低太多,比正常的降幅要小,张逸哲很是满意这部电影的表现。
目前来看,未来可期。
不过,这事并没有让他高兴太久,快到中午的时候,助理就给了他一个坏消息,“张总,媒体有新闻报导,说你《黑客帝国》抄袭了对方的剧本。”
“抄袭?抄袭什么?”张逸哲看着助理,不解的反问道。
“我还没看邮件的具体内容,不过公关那边已经转发了邮件过来给你,你看下就知道了。”
张逸哲打开邮箱,看到最新的未查看邮件中关于抄袭的事情,原来是一个十多年前从事过编剧职业的落魄小丑站出来,在媒体面前,信誓旦旦指责他抄袭了对方的剧本。
看了下邮件的内容,张逸哲又在网络上查找这事相关的新闻。
既然对方都接受了媒体的采访,那么网络上肯定有了这方面的新闻。
《《黑客帝国》陷入抄袭丑闻》
《《黑客帝国》关于真实与虚假,是其他人的创意,被张逸哲窃取。》
《张逸哲疑是窃取他人的创意而没购买版权》
......
一群媒体,趁热度来反向操作,骗点击,搞得好像已经坐实张逸哲抄袭一样。
在张逸哲浏览网上新闻的时候,手边的座机响起。
电话那头的余永晨,等张逸哲一接通,便直接问道:“你真的抄袭了对方剧本?”
张逸哲听了反问道:“你觉得可能吗?对方真有这么好的创意,你觉得他不会进行版权备案?要知道,他可是专业的编剧。”
版权的备案,当初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抄袭问题,是由抄袭受灾最严重的影视圈,作家圈,乃至音乐圈等一起推动的。
余永晨闻言恍然大悟,虽然版权备案并不能百分百的保证没版权问题,但能通过,基本上没版权问题。
而对方指责张逸哲抄袭的地方,就新闻报道上来看,就真实与虚假这么个创意。
问题是,到现在,这群媒体根本没得到对方任何一个实质性的答案,或者是证据,比如说,具体抄袭了什么。
张逸哲还有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对方拿出来的那个剧本是什么剧本,是针对‘真实与虚假’这个主题来进行的创作,还是说里面只有这么一句话。
如果只是一句话,抄袭根本无从谈起。
如果是针对‘真实与虚假’这个主题来进行的创作,这倒是正常。但人的不同,想法的不同,创作出来的内容也会千奇百怪。
就像写作文,同一个题目,怎么可能保证两个人写得一模一样,哪怕故事架构相同,也不见得表达的意思就一样。
所以,到现在为止,对方更像是哗众取宠,故意站出来抹黑张逸哲。
想明白之后,余永晨骂道:“这他娘的是谁在背后恶心人?”
这种事,在版权备案的相关法律出来之前,只要有大卖的电影,基本上都有这种抄袭事情的发生,所以那时候,几大影视公司养了不少打官司的律师,专门负责处理这些纠纷。
现在有了版权备案,这种事情少了很多,但并不是就此绝迹。
是否真的抄袭,确实是有,但对于影视公司,都按照对付诬蔑来处理。
张逸哲这里是否抄袭,这个难说,只能说可能性很小。
毕竟,张逸哲创作《黑客帝国》这个剧本的时候,可是成功备案,而对方的剧本都没备案。
对方虽然向各影视公司投递了剧本,但各影视公司的剧本库,宁愿放着发霉,也不会对外敞开,让其他人进来寻找灵感。
更何况,对方还没进行备案,其中的猫腻,用屁股都能想出来。
这个时候,正是《黑客帝国》票房大爆的时候,对方来这么一出,无疑会影响到《黑客帝国》接下来的票房。
到时候,哪怕打官司赢了,但能挽回事情影响的票房?
挂断电话,张逸哲没立刻更新围脖解释,只是让助手主意网上的情况和新闻媒体的报道,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再来提醒。
下午,张逸哲来到会议室。
等人都到了,赵雨辰便直接说道:“抄袭事情发生之后,我就安排了人,找媒体打探消息,同时检索了剧本库中,关于此人投递的所有剧本。”
“找出来之后,我安排人查看了下这些剧本,结果没找到任何关于‘真实与虚假’的相关剧本,哪怕只是涉及到这两个词组成的一句话。”
“所以,对方要么拿出的是不知道那里掏出来剧本,要么就是在作假。”
赵雨辰说完,拿出了几个剧本,让大家看。
张逸哲也好奇的拿了一本过来,翻了几下,便没有兴趣。
箫杰鸿没去看这些,丢剧本库的剧本,有好的早淘出来了,其他的都是没什么价值的剧本。
至于找出问题,都已经让公关这里看过了,再看也没用。
于是,箫杰鸿说道:“作假是不可能,他在怎么蠢,也应该明白作假的下场,更有可能是那个剧本没有投递到我们逐火影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