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崛起 > 第71章 全被算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妙云看明白了朱允炆写这封信的意思。

叔侄二人分出胜负的决战要来了,朱允炆是劝徐妙云,没必要让北平的老百姓和将士做垫背的,即使反抗,也改变不了最终的结局。

信中朱允炆的口气,诚恳而不失谦卑,一声四叔母,让徐妙云心中泛酸,他们都是太祖的子孙。

信中,朱允炆没有提一个朱棣是反贼的字眼,一口一个四叔,甚至还自我反省,削藩之策是他过于急迫才导致朱棣起兵。

甚至承诺如果胜利后,也不会杀朱棣。虽然只是假设,但是徐妙云能感受到,朱允炆字里行间的自信,甚至在二十多天前,便已经写好了北平城破后给他的信,也安排了城破后的一切。

再从面前站的这几个人,徐妙云隐隐觉得,形势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黄观和王敬止是京官,他们千里迢迢能来到这里,现在又攻下北平,一定是经过缜密的布置。

“王爷”,徐妙云皱着眉头喃喃自语,她突然感觉到,似乎大事不妙,朱棣要有危险,朱允炆已经设好了陷阱在等着朱棣往里钻。

“皇上果然如传言中所说的,真的变了,呵呵”,徐妙云惨笑一声,“罢了,就让他们叔侄决断吧”

徐妙云自言自语,说得云里雾里,让在场的人都懵了,他们不知道皇上在信上写了什么。

徐妙云仔细地叠好信,小心地收了起来,这封信,说不定会是今后他们保命的关键。

“母亲......”,朱高炽疑惑地准备询问,但是被徐妙云伸手制止了。

徐妙云道:“侯爷,黄观黄大人”

吴高和黄观出列,拱手回礼。

“皇上让你二位暂且代管北平大小政务军务,二位大人可知道?”

“知道”

“好,炽儿,命令北平城内所有将士,放弃抵抗,听命于侯爷和黄大人调遣,违命者,斩”

“母亲......”

“休要多言,要不是你大意,怎会落得现在这个局面”

“我......”,朱高炽无语。

“诸位,还有其他的事情吗?”,徐妙云问道。

“王妃,皇上圣旨,让世子跟随我们南下进京”,王敬止说道。

“呵呵,皇上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这是拿世子要挟燕王吗?”

“这......”,王敬止无语,这个皇上真专门有交代,但不是拿世子要挟燕王。其实王敬止也不明白皇帝要朱高炽南下的目的。

“母亲,我不去”,朱高炽有些哀求地说道。

“他们也是奉命行事,你如果不去,相信他们也会绑着你去的,怎么去,你自己选”

“母亲,如果他们拿我要挟父亲,父亲必受牵制......”

“诸位,世子体弱,希望各位一路多多照顾才是,我在这里先谢过诸位了”

“王妃放心,我们不会苛求世子的”

“如此甚好,行了,你们都走吧,我累了”

徐妙云说完,诸人徐徐退出,临走前,把朱高炽也拉走了。

朱高炽一脸丧气,徐妙云看都没看他一眼。

待所有人离开后,徐妙云叹了一口气,刚刚端着的气势顿时大减,一下子萎靡了许多。

北平城夜里厮杀声震天,吓得老百姓躲在屋子里瑟瑟发抖。天大明的时候,有胆大的人探出脑袋查看,发现街道上军人正在清扫战场。

从军人的穿着上看,并不是燕军,看来,北平被朝廷军攻占了。

陆陆续续开始有老百姓出门,发现并没有什么改变,朝廷军纪律严明,并没有骚扰老百姓,纪律严明,得益于这是铁铉治下的军队。

谁坐天下,谁当皇帝,老百姓说了不算,他们关心的是过好自己的日子。不管是朝廷军还是燕军,不还是大明吗?只要不是元军就行。

北平经过一夜混乱,却又迅速恢复了安宁。

没有想象中的血流成河,更没有想象中的大肆斩杀士兵和将领,老百姓依然过着平静的生活,似乎从来就没有经历过战争一样。

吴高接管了北平的城防,黄观接管了城内的政务。

大军休整两天后,分兵五万,一路南下,去和徐辉祖汇合。

分兵五万是经过几人商量过后做出的决定,北平城是拿下了,可是并不完全在掌控之中,朱棣在北平深耕二十多年,他就是这里的土皇帝。

如果驻军太少,真保不准第二天就被赶出北平。那这一切就都是徒劳了。

可是南下支援皇上,也是大事,最后吴高拍板,分兵五万,这是能安全驻守北平的极限了,兵不能再少了。

也只能如此,两天后,铁铉,平安,王敬止和一众将领,带着燕王世子朱高炽,带着五万兵马,南下和徐辉祖汇合。

这一天,正好是朱允炆带着徐辉祖,李景隆,黄观和王敬止离开京城的第三十天。

吴高攻下北平城的第二天,徐州的徐辉祖就得到了消息。

徐辉祖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么短的时间,便攻下了北平,这也太快了,按照徐辉祖的想法,北平城能不能拿下都是个问题,更别提短时间内拿下,简直太难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