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崛起 > 第121章 梅氏兄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半个多月前,山东布政铁铉和江阴侯吴高,攻下北平。

吴高和黄观主政北平,铁铉,平安,王敬止率军南下和魏国公徐辉祖大军汇合。

南下的大军中,还带着燕王世子朱高炽,朱高炽体重几乎三百斤,走路都要人扶着,而且腿还有残疾。

朱高炽一路上状况频出,严重影响了大军的行军速度,朱高炽这是故意的,故意拖延大军的行军速度。

为了不影响皇上的计划,铁铉和平安,王敬止三人经过商议,平安和王敬止二人率领骑兵先行去和魏国公汇合,铁铉带着步兵和世子朱高炽随后再到。

平安和王敬止第二天带着骑兵南下。十天日夜兼程,平安和王敬止终于抵达徐州城。

徐辉祖大为震惊,这速度出乎他的意料,有些太快了。

徐辉祖这段时间,思想又开始出现了左右摇摆,他每天都在做思想斗争,他盼望着铁铉南下的大军能慢一点,那么大军形成对朱棣的合围时间也会拖得久一点。

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平安和徐辉祖汇合后,提议第二天立即大军南下,对朱棣叛军形成夹击之势,以解京城之困。

可是这个提议被徐辉祖否决了,他的理由是,平安从北平带来的大军,长途跋涉,需要休整,第二个理由,既然皇上要带世子朱高炽南下,就要等世子到了,一起南下。

平安懵了,徐辉祖的态度不对,按照皇上的计划,打北平前是拖延时间,攻陷北平后,又要抓紧时间,容不得半点拖延,其实徐辉祖在得到北平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就可以南下去支援皇上了,可是徐辉祖没有,并且现在还找理由拖延时间。

平安是朱元璋的义子,徐辉祖和朱棣的关系,平安一清二楚,难道徐辉祖并不是真心想南下支援京城之困?

平安不动声色,并未直接提出质疑。而是和王敬止私下讨论了一番。

王敬止对徐辉祖的态度也很疑惑,王敬止可是很清楚,皇上最开始的时候,可不是让徐辉祖来执行这项任务的,执行这项任务的人是盛庸。

“平安将军,你觉得魏国公有异心?”,王敬止问道。

“我不知道,如果有异心,他完全可以挥师南下,去助朱棣一臂之力”

“平安将军,你不要忘了,徐辉祖现在带的大军,是从淮安借来的,刚刚咱们不是也见到了驸马爷的两位公子,会不会是驸马爷也不信任徐辉祖,才派二位公子随军的?”

“嗯,有这个可能,敬止老弟,你说我们现在怎么办?”

王敬止沉思片刻,说道:“将军,叛军有可能正在攻打京城,时间紧迫,咱们不能在这里耗时间,不如你我二人,去会一会驸马爷的二位公子,试探一下他们的态度”

“好,事不宜迟,我们现在立刻就去见二位公子”

平安和王敬止神不知鬼不觉来到梅顺昌和梅景福的住处,四人见面,一顿寒暄。

梅顺昌和梅景福见过王敬止,当初王敬止和黄观可是和徐辉祖一起去的淮安,他们也知道,王敬止虽然官很小,但他们一点也不敢小看王敬止,这可是皇上心腹,要不然,皇上不会派他去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

四人分宾主落座,下人上了茶,梅顺昌问道:“不知平安将军和王修撰找我兄弟二人,所谓何事?”

平安和王敬止两个人对视一眼,王敬止说道:“二位公子,想必皇上的计划二位都清楚,当初淮安借兵驻守徐州,为的是切断叛军和北平的联系,防止叛军北上支援北平,现在北平已经攻陷,当务之急是驰援京师,刻不容缓,可是......”

王敬止叹了一口气,悄悄观察梅顺昌和梅景福的反应。

只见梅景福刷地站起来,满脸怒气地说道:“我就说咱们要赶紧拔营,南下支援京师,支援皇上,可这个徐辉祖......”

“住口”,梅顺昌一声呵斥,梅景福顿时不再说话,满脸不服气地坐了下来。

王敬止看着二人的表现,对二人的态度已经大致明了。

梅顺昌少年老成,做事稳妥,梅景福性格冲动,刚刚的话,其实已经表明了他们的立场,他们也觉得应该立即南下支援京师。

“二位,我弟弟年龄尚小,说话欠妥当,还请二位见谅”

“呵呵,大公子客气了,我觉得二公子说的一点没错啊”,王敬止笑着说道。

“还是王修撰爽快,大哥,你看......”,梅景福又要开始说话,可是被梅顺昌一个凌厉的眼神给瞪回去了。

梅顺昌抱拳说道:“二位,我们兄弟也知道现在应该南下支援京师,可现在魏国公才是大军的指挥官,我们也是没办法啊”

“大公子,我想驸马爷派二位公子随军,其实是在监视魏国公吧,驸马爷不信任魏国公”

“这......”,梅顺昌顿时无语。

“大公子,明人不说暗话,现在二十万大军是魏国公从淮安借的兵,如果二位公子一句话,我想,大军不会不听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