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三百八十九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0章

时间飞快流逝,很快就来到了战争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15年。

虽然澳大拉西亚的军队在去年十月抵达了战场,虽然马恩河战役英法联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德国刚刚经历了惨败,但是,目前西线战争仍然处于消耗战,哪怕德国已经展露出了颓势,想要击败他仍然不容易。

战争是一场庞大的消耗战,在任何时代都是这样的道理。

虽然澳大拉西亚远征军前往欧洲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但截止目前为止,殖民地军队伤亡超过8.2万人,第四师伤亡超过3000人,足以证明这场战争的残酷。

得益于澳大拉西亚军队比较夸张的装备,实际上的武器弹药的消耗更加夸张。

只不过,前往欧洲的远征军的一半军费由英国承担,因此,据澳大拉西亚造成的负担并不是太大,至少目前完全能够接受。

根据各地公开或半公开的战报来看,目前的欧洲战争总计投入了将近800万的军队。

特别是以法德为首的主力国家,现在军队人数都已经扩张到了百万人以上。

欧洲各参战国家的陆军总人数和伤亡情况如下:

德国现有兵力191万人,战争死亡人数11.4万人,受伤22.7万人。

法国现有兵力175万人,战争死亡人数19.8万人,受伤人数35.2万人。

奥匈帝国现有兵力129万人,战争死亡人数7.8万人,受伤人数11.5万人。

沙俄帝国现有兵力193.8万人,战争死亡人数17.2万人,受伤人数25.5万人。

大英帝国现有兵力87.2万人,战争死亡人数5.8万人,受伤人数11.2万人。

澳大拉西亚现有兵力47.8万人,战争死亡人数3.3万人,受伤人数5.2万人。

仅仅1914年四个多月的时间,战争就导致了60多万人死亡,近110万人受伤。

更为夸张的是,这份数据仅限于各国军方所统计的伤亡数字,并没有计算受到战争波及的平民。

如果要计算平民的话,保守估计,这份伤亡名单至少要翻两倍。

而且,相较于接下来的一年,1914年的这四个月算不上过分残酷。

虽然各国的军队都已经翻了数倍,但他们仍然还能征调更多的军队加入战争,这也代表着更多的伤亡和消耗。

可以预料的,在将来的一年,战争只会更加残酷,因为所有国家已经退无可退,要么打赢这场战争,要么在战争中被毁灭。

没有人会寄希望于战败后敌人饶过自己,这场战争的伤亡已经十分惨烈,这种仇恨的笼罩下,协约国和同盟国早已处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状态。

1915年1月1日,澳大拉西亚内阁政府的年度报告会议正式召开。

之所以会议延迟了一天,是因为前线统计伤亡的延迟,直到接近凌晨才收到了从欧洲传来的伤亡汇报。

会议之上,阿瑟将目光看向了国防大臣劳尔,一脸严肃的询问道:“劳尔部长,说说我们的远征军目前的伤亡情况吧!”

国防大臣劳尔点点头,将目光看向众人,一脸沉重的说道:“陛下,各位。截止目前为止,我们31.6万的远征军可作战士兵人数只有21.7万。第四师的伤亡也比较惨重,目前有作战能力的只有1.3万人左右。”

各部门大臣听到如此惨烈的伤亡消息之后,纷纷将目光看向国防大臣劳尔。

要知道,澳大拉西亚的远征军总人数只有31.6万,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

这岂不代表着,在新的一年里,澳大拉西亚还需要派出一定的殖民地部队,才能维持在欧洲的远征军规模。

虽然死的大多是土着,没有那么心疼。但把一个土着训练成勉强合格的士兵,所需要的花费其实也不少。

因此,最好的情况就是土着的伤亡能少一点,至少不需要澳大拉西亚频繁的向欧洲战场运输土着。

“法国方面已经在询问,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派遣第二批远征军前往欧洲?”劳尔部长看了一眼阿瑟的反应,这才继续说道。

其实法国人如此询问也很正常,毕竟根据当时的约定,澳大拉西亚需要尽力保持在欧洲作战军队总人数30万以上,其中至少有一个师的主力部队。

但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阿瑟现在的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越晚派遣军队越好。

“回复法国,我们的军队训练需要一段时间,再加上前往欧洲的路途遥远,至少在三个月内,澳大拉西亚并没有任何援军,只能够提供一定的物资支持。”阿瑟略微思考了一会,这才说到。

虽然澳大拉西亚也确实需要在战争中付出一定的贡献,来换取在战争后的利益分配。

但放自己的血来支持法国人,并不在阿瑟的计划之中。

看起来殖民地军队的伤亡对澳大拉西亚的损失不大,但实际上,这些土着士兵的训练花费,以及他们的武器装备等,带给澳大拉西亚的军费负担并不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