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三国:我乃大汉忠臣马超 > 第46章 蒿里行,名扬关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要不是看在远房亲戚的份上,估计连门都不会给他们开。

但今时不同往日!

马超出名了!

一首《蒿里行》,已是让他名扬关中。

而今但凡是关中士人圈子里的,哪个不知道马超写下的这首诗作?

更何况在杨阜的指点下,马超特意将自己,“凉州刺史韦休甫学生”的身份,和“扶风马氏凉州旁系”的身份传扬出去。

如此一来,马超在关中士人眼中的身份,就不再是凉州军阀马腾之子。

而是凉州士人圈子里的后起之秀!

这种身份的转变,洗刷了马超出身寒门的缺点。

但最主要的,还是马超在渭河畔写下了名篇《蒿里行》。

若无此篇,即便杨阜再怎么了解汉末文人养名的那套法子。

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历史上的马超要真会点舞文弄墨的本事,怕还真有可能得到关中士族的承认,割据关陇呢!

扶风马氏祖宅里。

族长马疍热情地接待了马超、杨阜、和韦康。

当马疍得知杨阜乃凉州名士,韦康又是凉州刺史韦端之子后,对马超的看法彻底改变。

马疍不时对马超嘘寒问暖,还破天荒地问起他父亲马腾的身体健康。

马超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些士族的嘴脸。

之前马腾一家虽是军阀,却在士人圈子里没有名望,扶风马氏就只当他们是远方穷亲戚。

马超突然扬名后,扶风马氏就变成无微不至的好亲戚了!

马疍甚至还问起马超的婚配,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忙介绍一位大家闺秀。

坐在一旁的杨阜突然打断马疍: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孟起父亲远在西凉,岂能轻易决断?”

马疍奇怪地看向杨阜,心想我给我远房族侄介绍对象,你杨阜凭什么插话啊?啊!

马疍于是笑着说:

“诶,义山兄!我乃孟起长辈,扶风大宗族长,为何不能替孟起决断呢?”

谁料杨阜坚决反对:

“孟起乃韦休甫的学生。”

“正所谓如师如父。婚丧嫁娶之事,岂能不与老师提前商量?”

“我杨阜身为韦休甫好友,也算孟起半个师长,理应替韦休甫声张!”

马疍见他态度如此坚决,悻悻地笑了笑,不再继续谈论此事。

马超在旁边都看傻眼了!

马疍和杨阜竟然为了自己的婚事大动肝火……

这,这算什么事啊?!

这跟你们有啥关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