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425章 大善人暴病家中,新任县令开棺验尸怒喝:杀父淫母枉为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5章 大善人暴病家中,新任县令开棺验尸怒喝:杀父淫母枉为人

随着吕汤远的一声令下,几名捕快便将棺盖撬开,刑房仵作上前小心翼翼脱去死者的寿衣,开始验尸。先从死者的‘七心’查起,分别检查脑门心,脚心、手心、前心和后心查完无异之后,又查五官,接着又验了‘五寸’,结果依旧没有发现任何外伤和中毒的迹象。吕汤远心中咯噔一下,连忙命令仵作再仔细检查一遍,仵作又检查了一遍死者周身所有关节和穴位,结果依旧没有任何异常。

两名验尸官足足检查了二个时辰,结果最后依旧没有发现。之后刘阮一纸诉状将吕汤远告到了巡抚衙门,另外还有一张状纸则派人送到了京城,状告吕汤远身为父母官,无端陷害忠良之后,而且还侮辱其亡父,让死者死都不能安宁。朱元璋知道后勃然大怒,直接一道圣旨将吕汤远革职并却还要押送京城问罪,因此冯书成这才得以补缺来到山阳县任职县令。

俗话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冯书成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望刘阮,只是礼节性的客气一番,并没有谈起任何公事,对于刘府的事更是只字不提。

离开刘府之后的一段时间,每天冯书成忙完公事之后便会轻车简从,褪去官服穿上一身普通布衣,只带书童冯安一人专门去逛各种茶馆酒楼,名为品茗听戏,实为是明查暗访,因为自古以来茶楼酒馆这类地方都是风云汇聚和小消息的广博之地,在这里可以听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消息。

这天,冯书成像平常一样忙完衙门里的公事之后,就带着冯安来到一处不大的小酒馆喝酒,像这种小酒馆特别受老百姓的喜欢,只因为不管钱多钱少都可以进来坐坐,没钱的只需几个铜板也可以坐下来喝上一碗清酒,如果有点钱便可以点上一壶好酒外加几个下酒小菜,所以种地方宾客如云,什么样的三教九流都有,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或是高谈阔论,或是喁喁私语,但是大家的话题总是绕不开刘府之事。

有人为前任县令吕汤远感到惋惜,有人则咒骂刘阮阴险恶毒,偶尔还会有人谈到什么姨夫人。冯书成侧耳细听,发现刚才说到姨夫人的酒客竟然就在邻桌,虽然他说话的声音很低,但还是可以隐隐约约听到什么“刘公子”和“姨夫人”如何如何,接着就会引来大家一阵哄堂大笑。

就在此时,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的出现引起了冯书成的注意,此人身穿破衣烂衫,走进酒馆后躬腰靠在里面的一个柱子上,一双眼睛直愣愣的地盯着客人手中的酒杯不停地吞咽口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人是个十足的酒鬼。

店小二见了客人赶紧过去招呼。那老头搓了搓手,嬉皮笑脸地问道:“小哥,今天再给我记个账如何?你放心,只要我有了钱立马还你。”店小二一听直摇头道:“陈老三以后你就别想着赊酒了,前几次就是因为给你赊酒,害的我被掌柜的扣了工钱,以后想要喝酒提前准备好银子,想赊账门都没有!”

那名叫陈老三的酒鬼正欲再纠缠店小二时,就听见有人说道:“陈老三,你过来。”冯书成寻声看去,说话之人正是刚才谈论刘府之事的客人。“来了,来了!”陈老三笑着应了一声,连忙走过去,那人压低嗓门道:“陈老三,你要是将那天晚上在刘府看到的事情再给我们说一说,不光今天的酒钱我给你付了,就连你以前欠下的酒账我也替你还了,你看如何?”

陈老三听对方这么一说,脸色顿时大变,连忙摇头道:“我可没有去过刘府,以前那些话都是我瞎说吹牛逗你们玩的,不作数的.....不作数的……”只见陈老三一边说,一边逃命似的离开了酒馆。

冯书成见陈老三离开的时候神情如此慌张,便料定这其中必有隐情,于是他在书童冯安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就见冯安点了点头就朝着陈老三离去的方向追了过去。冯书成过了片刻也结完酒钱,离开酒馆后直接回了县衙。

回到县衙,冯安早已率数名衙役将陈老三带到了内衙大厅等候多时。冯书成落座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后,问道:“陈老三,你可知道本官将你找来所谓何事?”这陈老三原本就是山阳县内有名的老混混,整日游手好闲尽干干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如今被衙役带到县衙,他以为之前做过的一些事情东窗事发此时早已吓得双腿发软,刚才被冯书成怎么一问当即就吓跪了,支支吾吾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老爷,小的....”

见对方语无伦次,冯书成笑了笑说道:“不必害怕,本官这次找你过来并非要治罪于你,乃是有些话想问问你,只要实话实说,以前的事情本官可以既往不咎,可如果胆敢糊弄本官,那就别怪本官翻旧案了。”

陈老三闻言连忙磕头道:“多谢大人开恩,放心大人,只要是小人知道的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冯书成挥手示意众人退下,待人全部离开房间后说道:“很好,把你前几天在刘府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的讲一遍,如果敢隐瞒半句,就别怪本官对你不客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