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轧钢厂是一个万人大厂,原型就是在东直门外的三轧钢厂。

不过,现在的轧钢厂也在转型,就单单说这个位置,轧钢厂肯定就不长久,这么黄金的地段,随着城市的发展,肯定会把轧钢厂给规划出去。

也就是说,轧钢厂的转型和搬迁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就算发展的再快,也需要最少五到十年的时间。

好歹这边也有几万人,如何安置都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城市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行。

这件事也让杨厂长有点发愁,去年轧钢厂的成绩很不错,甚至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了任务,但是现在的轧钢厂还是急需转型。

轧钢厂原本只是轧钢,也就是对钢材的加工和处理,不过因为当初何雨柱送去的知识,现在华国的钢铁产量已经是之前的很多倍了。

这给轧钢厂带来了不少生意,要知道之前华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钢铁产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技术和工业水平都达不到要求。

不过在得到了何雨柱提供的书籍后,钢铁产量直接翻了十倍不止,因此轧钢厂就过上了顺风顺水的日子。

毕竟钢铁产量上来了,轧钢厂的日子自然不会差。

可是轧钢厂的日子蒸蒸日上,厂长却要为了工厂的转型和搬迁发愁,这怎么能让杨厂长不难受呢?

不过也可以说是幸福的烦恼了,如果轧钢厂可以找到转型的方向,上面也是愿意提供技术和场地的。

现在华国有了各种高新技术,可以不用走以房地产作为经济核心的道路了,完全可以弯道超车,建立强大的工业体系,还有相对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链。

比何雨柱之前所在的时间提前发展将近五十年的时间,再加上现在这个执行力强大,敢想敢做的领导班子,以及最有信仰愿意为了工作付出一切的人民,很难想象在十年后这个时代会发挥成什么样子。

一切的始作俑者何雨柱对此并不知情,现在的很多领导仍然对当初突然出现的那些书籍感到费解。

不过,既然已经出现了,而且上面的知识也是真实的,就先用了再说,究竟这些书籍是怎么出现的,就等以后再考虑吧。

另一边的汽车厂就没有这个烦恼了,原本就是一家机修厂,只不过生意比较惨淡,毕竟这个时代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汽车和机械设备给他们修。

而且原本汽车厂要建立起来,机修厂的生意肯定就完蛋了,毕竟汽车厂本来就有工程师,修一下设备什么的肯定不在话下,因此机修厂被兼并是必然的。

不过对于机修厂的人来说,被兼并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就像梁拉娣这样的焊工,待遇就直接提高了不少,毕竟高级别的焊工可不好培养。

而且工厂的待遇也提升了很多,可以说是所有人都很开心,这样一个工厂是周围很多人的支柱,很多人都依靠这个工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