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到了五月的时候,天气暖和,边关也传来了捷报。

不但之前失守的三座城池重新拿回,还反攻下西黄国两座城池。

等于是连夺五城。

一时间朝野上下俱是振奋无比。

薛青松和常春连连告捷,常家地位在满朝文武眼中就是地位稳固的,有小心思的都压了下来。

趁着天气好转,老夫人提议大家出去散散心。

最近这个把月深居简出的,过得有些憋闷了。

全家上下自然都喊好。

常家有不少庄子,但是宁氏询问龙宝儿的时候,龙宝儿却是想了想反问宁氏,“大舅母,龙宝儿是不是有个庄子?”

宁氏一愣随即点点头,笑着说道,“龙宝儿,那不是庄子,那是圣上给你的封地。”

老夫人也想起来这事,“当初封地下来,就让人去开荒了建设了,现在到了什么程度了?”

“这事媳妇也没太关注,我让小陈管家去将管事喊来问问。”

宁氏说道。

不是她不负责任,而是这是龙宝儿的封地,她这个当大舅母的到底是差了一层关系,这事是常春负责的,她只是找了几个管事去帮忙。

不过这几个月常春带兵出征,京中也事情不断的,她还真将这件事给忘到脑后了。

小陈管家很快就将负责这些事情的管事们都喊了过来。

得知了进度,大家都松了口气。

这小小的封地,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城池。

当然了,没有那么大的。

整个封地内,有七个村子,都不是什么大村子,每村少则十几户,多则几十户。

就在京郊之外。

其中有四个比较大的存在在外围,相当于这个小封地的天然屏障。

里面三个小村子则多是在山中。

小封地的建设也不错。负责这件事的人,都是老管家一手带出来的老人儿,而老管家是跟着老夫人几十年的,很有些见识和手腕。

所以虽然老夫人和宁氏都疏忽这件事了,但是建设的一点也不马虎。

那边已经起来了一栋大宅子。虽然不如镇远伯府大,也比如大将军府大,可他们一家人连同下人护卫过去,也是完全住得下的。

此外周围的农田,山上的果园,也都建设了。

有的甚至今年就能有收获。

老夫人和宁氏听完这些管事们禀报之后,都满意的点点头,又低头看向小丫头。

“龙宝儿,想不想去你的封地玩?”

龙宝儿点头,“想!”

“行,那就吩咐下去,收拾东西,咱们过去住些时日。”

这个命令一下,镇远伯府的人顿时都动了起来。

全家只有现任镇远伯常茂知一脸苦瓜相。

他的假早就销了,所以天天都要上朝,并不能跟着一起去。

相对的,还有一部分丫鬟小厮,厨子护卫的,也因为他要留下来。

翌日一大早,常家的车队就上路了。

老二连日来吃药,腿早就没之前那样疼了。

这丹药可比吃吃汤药效果更好。云城子之所以给他三十粒,也是谨防万一,如今看来,已经是大好了,再巩固几天即可。

按理说老二已经能自行骑马跟随了,不知道什么原因,老二却上了马车,对于腿好的消息半点头没有要透露出去的意思。

老大薛雷,老三薛震,都去了边关,家中就只有小四小五骑马在车队两边,后面老六小七,常奕常莺,龙宝儿这群小萝卜头,都被赶上了马车。

曹氏和宁氏则是陪着老夫人一起坐,后面跟着常家的护卫。

对于常家有这么多的护卫,那些世家们颇有些怨气。

满朝上下数一数,谁家能有这么多的私兵。但是对于城中百姓而言,却是一点都不排斥,反而是每次看到常家这些护卫都很高兴。

以前的常家军,现在的薛家军,都是爱民如子,从来不惊扰百姓,遇到百姓有困难还会顺手帮忙。

可不像那些世家大族的刁奴们,狗仗人势,下巴都快扬到天上去了。

而且欺压百姓那简直是太普遍的事情了,百姓们告官无门。

两下相比,百姓爱戴谁,那就可想而知了。

从京城中过来,一路上宁氏还吩咐人去买了不少的新鲜点心吃食之类的,留在路上吃。

这一路又是老人又是孩子的,虽然有护卫在,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但总是不宜赶路的。

他们一大早出发,直到天色将黑了,才到了地方。

那也仅仅是到了封地最外围的村子。

从这里到里面还需要一段时间,至少还要一个多时辰。

所以宁氏想了想吩咐人下去,找个人家借人家灶台吃点饭,也休息一下。

等吃饱喝足了再赶路。

否则赶了一天的路,老人孩子的身体吃不着,肚子也要饿坏了。下来喝口热水热汤的也好。

至于吃食粮食什么的,他们带着一些,勉强也能吃一顿,其他的借一些,算给人家银子或者转天送还粮食。

他们很快就锁定了一家,前去敲门。

没想到敲门良久,才有人应门,等打开门之后,众人倶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