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理所当然道:“这玉米面看着就是好,价格高也是正常。在我们仓河镇,像这样的玉米面七文钱可买不着。”
宋氏最愁的就是这个小儿子,他的嘴是真的叼,难得有儿子喜欢吃的东西,贵点就贵点。六七文钱的玉米面看着贵,比白面还是要便宜的,好吃不拉嗓子还便宜,这样看还是她们赚了。
有宋氏开头,其他人在尝了窝头之后,也开始跟风要买玉米面。这家买十斤,那家十五斤的,一会儿就超过百斤。
赵全不关心这些,他好奇的是他姐去镇上干啥,顾老太也没隐瞒。“还不是我家乖宝,昨个儿她跟着我们进山,在山里挖了个灵芝,这玩意儿金贵还是早点卖了换成银子的好。”
赵全不可思议的看向顾媛,“哟,咱们媛媛挖了灵芝啊,那可了不得。”
进山挖了灵芝就跟他们打鱼的打到珍惜品种一样,都是值钱的很。
赵全道:“这么着吧,一会儿我亲自划船送你们过去,正好我也好久去没青山镇了,顺道去看看。长旺、长金你俩也跟着一起去帮忙。”
他没别的意思,主要是灵芝这玩意儿值钱,若被人知道不安全。从青山镇到顾家村中间可是有个小树林的,那地方能藏人。
万一有人起了歹意,他姐跟外甥女能扛得住?
赵长旺是他的小儿子,赵长金则是赵义家的小儿子,有他们仨在,也能起到震慑作用。更何况,家里要买这么多粮食,总不能都让女人背回来。这俩小子在家没啥事儿,正好跟着锻炼锻炼。
姐姐有事儿,大家也就结束了边吃边聊,而是快速的开始干饭。吃完之后也没耽搁,买粮食的跟着去镇上,剩下的人留下收拾残局。
赵义还回家给顾媛拿了两条大鱼,鱼是活的,直接装在木桶里,这样她们拿回去今天不吃也不用担心坏掉。
到了青山镇,顾媛先带着赵家人去‘找了’货郎,然后她跟四舅舅、她娘一起去的青山镇药铺。
到了药铺说明来意,等郎中到来,顾媛便从背篓里拿出青灵芝。
这一下可把赵全给吓坏了,“这灵芝咋跟我见过的不一样?”赵全有幸曾见过灵芝,但那灵芝的颜色跟这个也不一样啊。
莫非这灵芝坏了?
钟大夫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不懂别瞎说,这是青灵芝,灵芝里属于金贵的物件。我手上这一棵应该有五年,且你看它的色泽、纹路,五年生灵芝里都属于上品。”
说完他不舍得把灵芝放下,“小姑娘你这灵芝实属珍贵老头子我做不了主,你稍等片刻,我让人喊东家过来。”
顾媛好奇的问道:“钟大夫,那这个能值多少钱?”莫非镇上收购的价格比系统还要高,专门管收购的大夫都做不了主了。
钟大夫倒也没瞒着她,更没有压价的意思,“青灵芝罕见我们之前并没有收购过,所以我也无法给你确切的价格。不过之前我们收过五年生的赤灵芝,当时的价格是七十两。你这个我估计最起码能卖到一百两银子。”
“不过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们东家的一个朋友刚好急需上好的灵芝。你这个说不定还能往上涨。”
这就是百草堂,若是别的药铺见卖家不懂肯定是会压价,哪有像百草堂这样还给涨价的。
钟大夫这样说顾媛就明白了,如此算的话,系统给的价格也还算实在。今后若不是急需她在遇到完全可以卖给系统。
赵全此时嘴巴完全都合不上了,我滴乖乖,一个灵芝就卖了一百多两银子,他外甥女这一趟进山还真是值了。
有了这一百两,他再也不用担心姐姐的生活了。
百草堂的东家人还没进门就开始嚷:“灵芝在哪儿?”等他看到桌子上放的赤灵芝后,呼吸急促。
作为一个药铺的东家,他当然是懂行的,这灵芝一看就是上等货。他也没废话,“你这灵芝实在好,我也恰好急需,这样我给一百二十两,你看如何?”
顾媛转头去看她娘却发现她娘也在看她,东家急道:“这个价格已经很实惠了,我敢保证就算你们拿到县城去卖,也就是这个价格。”
县城是不是这个价格顾媛不知道,但这个价格比系统给的高了二十两,顾媛心里还是愿意卖的。于是她点了点头。
东家的心终于放回肚子里,他问道:“你看你们是要银票还是碎银子?”
他看得出来这三个人都是地道的农民,像这样的人一般都是希望能给散碎银子的,这方便他们花用。
一百两全部换成散碎银子百草堂也拿得出来,就是比较麻烦。
顾老太想了想道:“一百两您给换成五十两的银票吧,剩下二十两其中十两换成五两的银锭子,五两换成一两的散碎银子,五两换成铜钱您看可方便?”
这个兑换方式是她经过深思熟虑的,一百二十两不是小数目,家里就她俩也用不着那么多银子,二十两足够两人日常花销了。银票比银子更方便携带,也更容易藏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