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入编的那些事儿 > 第98章 穷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不宜进入体制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8章 穷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不宜进入体制内?

再比如,如何打压对手,收买人心,编织人脉,进而将公券力私有化,你更不懂。

而上述例举的这些行走体zhi内必备的基本素养和运作手段,是那些“fu人家”的孩子(特别是干bu家庭)自幼耳濡目染,并被父母言传身教、耳提面命,一招一式早已炉火纯青。

穷人家的子弟,拿什么和人家pk?

体zhi内,你也不是不能进。只是进去了,大概率不过埋头苦干到老,而升迁之类的大实惠,很难落到你头上。

无论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大国企,尤其前两者,这些单位的干部都比普通职工多。一个处室,通常一个正处、两个副处,真正干活儿的可能就两三个科员。

年轻人进了这种单位,头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往往要承担成倍的工作量。因为老科员们憋屈了好几年,好不容易盼来一个新人,人家以帮传带年轻人为名,自然会把许多琐碎的活计甩到你头上。

而处长们也乐意睁一只眼儿、闭一只眼儿,牺牲你一个,以维护团队的和谐。毕竟你年轻,多干是懂事、顾全大橘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你没背景,他们怎么欺负你也不会有什么后果。

有朋友可能会说,先天不足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补齐短板。

这话从理论上讲,无懈可击。但是它忽略了几项重要的客观条件,就是学习机会与时间成本。

首先,行走体zhi内必备的基本素养和运作手段,穷人家的孩子很难在市面上学到,这些都属于秘而不宣的家传。

其次,即便你有机会学,从知道到做到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实践打磨,而在你学、练的过程中,那些出身于fu家的同事早已把你甩得老远。

所以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穷人家的孩子不宜进入体制内,因为成功的概率低、成本高,且在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心性的扭曲,得不偿失。不如去企业(不包括国企)来得爽快。

当然企业也有企业的问题,比如996工作时间过长,比如有些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文化比较接近国企等等,但总的来说还是比在体zhi内自在。

我知道很多人会不同意我这篇文章的观点。

不同意很正常,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体验、感受都不一样,而我写的是基于本人的切身体会引发的思考。

在这个公号里,我只做最真实的我自己,我不可能去迎合任何一位读友。我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够扭曲的了,我不想更扭曲了。

如果您觉得我说的有道理,欢迎转发给家里或者身边的年轻人看看;觉得我在放屁、扯淡,笑一笑或者取关就好。

没必要发私信与我探讨,也没必要来后台骂我,说我三观不正、传播负能量什么的。

接下来,我会写更多三观有点儿歪的文章,分享我体验和领悟的真实,而不是以讹传讹的鸡汤。

我把这叫做个体微观察写作实验,以此消解时代洪流对我的夹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