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八十二章 逼捐(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汴京新报吗?」他对在府衙外等候他的弟子显超吩咐道:「汝去替我买一份今日的汴京新报。」

「诺!」

金总持则骑上马,向着传法院的方向而去。

他心中,则回忆着在御前的种种细节。

他的记忆力是非常强的。

所以,他靠着记忆力,强行记下来了方才在御前的一切对话细节,包括那位小皇帝的语气变化。

「当朝官家并没有灭佛之念。」

这是肯定的。

不然,就不会见他,更不会在他表达想要南下为灾民祈福、念咒,并举行***时,起身感谢了。

同时,熙州的智缘和尚的遭遇,也证明,这个小官家是知道,佛门对大宋是很重要的。

是可以帮助他做很多事情的。

就是……

这位官家,对汴京诸寺,好像很不满意。

而且,好像话里有话,尤其是最后的嘱托,藏着玄机。

当天晚上,金总持拿到了今日傍晚新出的汴京新报。

然后,他很轻易的在汴京新报上找到一个与佛门有关的寓言故事。

一个佛祖涅盘前,与魔王波旬的对话故事。

金总持看完整个人都呆住了。

「当末法之时,吾子吾孙为僧,穿汝袈裟,坏汝佛法,曲汝经典,败汝戒律!」

魔王波旬的话,就像咒语一样,在金总持脑海中翻滚、搅动。

让他再难持正,只能和佛祖一样,流下一行眼泪:「阿弥陀佛!」

旋即,金总持反应过来:「坏了!」

他正要起身,但很快就无力的瘫坐下来。

因为他知晓,他对将要发生一切,无能为力!

……

汴京新报,如今

已经具有了在这个时代,发达到不像话的发行体系。

两千多报童,遍布在汴京内外。

刚刚印刷出来的汴京新报,通过探事司控制的商铺、邸店,作为集散地。

同时,还在京城设立了多个印刷作坊。

不过一个时辰,今天新鲜出炉的汴京新报,就通过这个系统,发售到了整个汴京。

因为汴京新报,售价合适——一份五钱。

同时,上面还有着关乎汴京人日常生活的物价信息。

更有着各种八卦娱乐新闻,以及故事、演义、传说。

所以,在汴京城已经有着稳定的受众。

好多汴京厢坊的百姓的娱乐活动之一,就是听人念报。

所以,入夜之后,今天的汴京新报就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勾栏瓦肆。

而今日报纸上所刊载的寓言故事,因其简单直白,但寓意深远的故事,一下子就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厚的印象。

但,这并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今日刊载的这个寓言故事,就像某个开关一样,一下子就打开了很多人心中的阀门。

于是,无数好汉,进入了勾栏瓦肆。

他们到处宣讲汴京新报上刊载的故事,加油添醋的对听众们科普着,汴京寺庙质库的种种所作所为。

街前的王二,本是实诚人家,去年借了质库一百贯做买卖,不幸没能及时还上,最后被质库的武僧,逼到家破人亡……

坊中的张三,因欠质库二十贯,三个月就利滚利滚到了百贯,最后只能投河而死……

某脚店的酒博士李老汉,将祖传宝玉,质押在质库,那宝玉本值百贯,质库却非说其是破烂石头一块,只值给当十贯,李老汉无奈急用钱,只好同意,最后还钱的时候,质库却将其祖传宝玉吞掉,只还了一块破烂石头,李老汉气不过,当夜就在质库上吊自杀……

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故事,在口口相传中,传入汴京的千家万户。

这些过去,大和尚们千方百计遮掩、隐瞒的丑事。

如今,在更强大的力量的渲染下,进入千家万户。

配合着汴京新报刊载的寓言故事,瞬间击中无数人内心的软肉。

而苦主们,也仿佛是得到了鼓励,一个个站出来现身说法。

大众的情绪,在渲染中变得激愤起来。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汴京法云寺的僧人,照例起床,开始准备饭菜的时候。

寺庙外,忽然传来了喧哗。

僧人猝不及防,根本来不及反应过来,就被数十名,孔武有力,拿着棍棒的壮汉,冲入寺中。

顿时,整个寺庙一片哗然。

「你们做什么?」

「要干什么?」

有僧人想要阻拦,却被这些家伙直接推开。

法云寺的主持和尚,在听到报告后,匆匆忙忙披上袈裟出来。

就看到了数十名拿着棍棒的壮汉,直接冲向法云寺中最重要的设施——质库。

他们提着棍棒,就在质库内一阵打砸。

任何敢阻拦他们的僧人,都被粗暴的推开,甚至围起来一顿毒打。

这主持和尚,见状立刻就尖叫起来,一面命人立刻去报官,另一面则组织着十几个僧人拿起棍棒,冲了上去。

这些僧人,都是他花了大力气培养的武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