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离九龙也近。
后世的时候,港府便将荃湾选择为工业区之一,还在那边搞货柜码头,并非不无道理啊。
众人心思一动,当前博士的主要投资是在九龙一带,难道下一步计划是荃湾?
是了,早就听说博士于去年的时候便在荃湾填海,到时候所得的土地起码有几百万平方尺。
发展新界,发展新界,原来是从荃湾开始?
想到这一层的有心人便面露微笑,原来博士还是名利场中人,这就很好啊。
简冠文接话:“今年立法局又重新定例,将荃湾归为南约,其往北便是新界北约。”
“这说明荃湾是确确实实的中枢之地。”
众人纷纷点头。
治理新界的机构是理民府,其为了方便管理新界,最早的时候将新界分为八约。
其后为了便于管理,于1907年时将原有的新界八约合并为北约和南约,各由一位理民官管理。
日占时期,这北约跟南约被小鬼子更改为7区管辖,分别是沙田区、大埔区、上水区(即上水及粉岭)、新田区(即新界北)、沙角区(即沙头角)、元朗区(即元朗及屯门)和西贡区。
重光后,因港府人手不够,便将南约及北约理民府合并为单一理民府,至今年才又重新分为大埔、元朗及南约理民府。
甭管怎么分,对于在坐的这些人而言都没有什么区别。
理民府想要管理好新界地方的话,是肯定要有这些人在其中点头的。
一如当年鬼佬在粉岭搞高尔夫球场,若非有上水廖氏点头,这球场便得换地方搞。
“西人信上帝,因为上帝让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我们不一样。”
高要环顾众人,这些人全部都是真正的地头蛇,跟港岛、九龙的那些有钱佬不一样。
想要从这些人手上搞到权力不能如商会一般硬来,少不得要打一点感情牌,再搞搞推心置腹。
“我们信祖宗。”
“是。”
众人轰然答应,博士没说错,大家治理地方靠的是祖宗之法,而非是西律。
若是依照西律的话,估计用不了多久,便要喝西北风啦。
“服务乡亲,造福乡梓,我们的富贵才能延绵。”
这些人等于就是地方豪强,所以高要讲话很直接。
“新界旺,我们就旺。”
众人登时喜笑颜开,总理讲的对啊,他们跟着寻思,难道先前是自己想差了?
便又认真听讲。
“农协的事情需要花的时间很长,所耗也不少。”
高要正色:“不过请大家放心,我高要对灯发誓,定然全力发展新界。”
众人神色也跟着郑重,他们异口同声:“愿追随总理左右,共为乡梓谋福祉。”
高要微微一笑,有这个态度就好。
其实高要早就盯上了新界。
重活一世,高某人也想提笔画江山。
他想做一个画师,先以港岛为幕布,而后倾泻想法。
于当前而言,对港岛已经有所了解的高要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规划。
便是先以地产为核心,带动港岛经济复苏,盘活位于港岛、九龙两地的厂商,让他们得以有钱搬迁厂房去郊区。
也就是临近九龙的荃湾、沙田、官塘(观塘)等地。
地产只是第一步。
地产只不过是撬动经济的杠杠,绝非终点。
高要绝不会让港岛变成以地产为核心的城市。
在他的设想中,港岛应当成为大陆的科技前沿,可以源源不断的将技术反哺大陆。
而港岛也能从中吃到反哺该巨人的红利。
如此,岂非是好?
以高要的眼光看来,港岛是有资格走上这条路的。
没道理棒子能搞出汉江奇迹,而重活一世的自己却不能搞出香江奇迹?
要知道,当前的棒子可是相当惨的,其外汇来源靠的是压榨国人。
比如说男人去外面挖矿、打黑工,而女人则出去卖春。
说起来,当前的东洋也是这个样子。
唯一不同的是,东洋的教育体系尚存,所以才能很快重建工业体系,并飞快发展,而后成为亚洲经济模板。
当前港岛最大的短板是文盲太多,但是民间的资金却很充沛。也不乏精英阶层。
尤其是这一两年间,神州上的精英阶层会陆续来港,他们不仅带来了钱,更带来了技术。
最妙的是,港币跟英镑直接挂钩!
“好!”
高要慨然说道:“有诸位同船,新界发展指日可待。”
“至于巡逻队这块。”
“高总。”
高要终于再次切入正题,香江奇迹的目标非常宏伟,想要完成这个目标的话,光靠畅想不行。
得有人!
得有权!
手中得有枪杆子!
“到时候你跟陈会董前往拜访一下端纳先生。”
端纳是西人,太平洋战争时在星加坡被俘,于战后迁来港岛,担任汇丰分行总理。
除任职于汇丰外,他还加入了港岛特别警察队,职衔警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