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习惯性以收租为主,倾向于保守,而不会主动去做开创。”
在西人未进港岛前,新界已经有原住民在居住了。
只从西人进港岛以后开始算,到目前,都快百年了。
那时候港岛、九龙不过巴掌大的地方,几乎没有平地,所以西人便只能以太平山为主要居住点。
此后开始填海、发展商贸,搞中转港。
在其中,西人的政策自然是起了大作用的。
不过主要出力的是华人,而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移民过来的。
同样的时间,同一个地方,港岛、九龙的人烟开始兴盛,商业也开始发达,并逐渐成为知名的转口港。
而新界呢?
可以说一百年前是什么样,一百年后仍然是什么样…
在这其中,乡绅们是绝对要负一部分责任的…
不说港岛,只说九龙,当初这地方的条件比新界不知道差多少。
只说一点,那时候华人来港,基本不会选择来九龙落户。
结果现在?
九龙都快人挤人啦,工厂、仓库,那是一家一家的开啊。
新界呢?
“所以我才要搞农协,搞新界发展银行。”
高要用人向来喜欢用贤,他最喜欢手下人有才干,也绝不吝啬言传身教。
“知不知道为什么?”
陆大潮转眼便恭敬回道:“老爷,因为唯有利益才能动人心。”
高要大笑:“不错,先以利益让他们上船,再以利益分辨出志同道合的同志。”
“同心则同德,同德则同志。”
“所以才要把新界变成一家公司。”
新界农协等于就是一家公司…
高要是董事长,陆大潮等人是股东,新界的乡民是会员单位。
以新界的条件、人口,再加上高要的眼光、钱财,没有道理搞不成。
“我们是搞事业,更是搞发展。”
高要对高晋以及陆大潮语重心长的说道:“最要紧是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敌人搞的少少的。”
陆大潮是个合适的捧哏,他恭敬问道:“老爷,我有个问题。”
“讲。”
“如果别人打死不肯上船。”
高要微笑:“都打死了,当然不能上船。”
陆大潮跟高晋齐齐会心一笑,这才是博士真正的作风。
所有的仁义道德只是表面,一旦有人不给面子,那港督都不好使。
高要环顾一圈,太阳已经落山,不过天色还很亮。
出来散步的人渐多。
“江山壮丽。”
高要大发感慨:“山河应当因我而改变。”
陆大潮不假思索说道:“老爷,港岛一定会变成高家的城!”
高要没有言语,他只是静静欣赏维多利亚港的美色。
当前这颗港岛明珠两端的产业尽归洋行所有…
高要目光渐渐犀利,如宝剑出鞘,锋芒不可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