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钟到中环到尖沙咀再到铜锣湾。”
无独有偶,带着陆大潮以及高晋漫步尖沙咀的高要也在大发感慨:“港岛有钱的地方就这么点大。”
“一眼就看的透。”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高要说的这几个地方一直都是港九最有钱的所在。
可谓港九膏腴之地!
“以后,这里都是高家的。”
陆大潮大受震撼,老爷胃口真是史无前例的大。
“要团结。”
高要看着海面。
其实当前华人是非常团结的,尤其是在海外的,不仅团结,对外还非常具备攻击性。
无论是伦敦黑帮,还是美利坚黑手党,他们都信奉一个教条,不要去惹华人。
尤其不要去抢唐人街的生意。
问题是,唐人街的团结具备片面性。
其是以乡音、地域为纽带而团结在一起的,除此以外的,可不会被当做自己人。
也是因为这个,才会被鬼佬看到左右逢源的机会。
否则在港岛这里,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没道理让西人一家独大!
高要对此间情况非常了然,若是在此之前,想把大家拧成一股绳的话可不是容易的事。
幸好明年东方崛起,国人从此就站起来了。
“一定要团结。”
陆大潮跟高晋齐齐欠身:“明白,一定要团结。”
高要微微一笑,他而后才对陆大潮讲道:“董事们不能无人陪伴。”
“你也是地头蛇,代我去陪陪大家。”
乐善堂这一帮人绝对是新界、九龙当地最强力的有力人士,老一辈的先不讲,只说年轻一辈的,比如说张人龙、陈日新等。
他们看起来是后生仔,但是在当地绝对一呼百应,而且能叫出来的都是身强力壮的乡下仔。
不像老一辈的,其也能叫到人,不过叫出来的话,恐怕十有八九是中年以上…
因为年轻人跟他们有代沟啊…
所以当时陈日新讲险些被外乡仔打的话是有点夸张了,就屯门那个地方,陈日新横着走都没问题。
无非是这后生仔犀利,在配合高要的节奏而已。
人家如此懂事又醒目,高要自然不会真的摆什么总理的威风。
算算时间,高要对陆大潮讲道:“他们应该商量的差不多了。”
陆大潮一怔,他目光略有几分疑惑,而后才渐渐清晰。
“想从人家手中拿权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高要含笑说道:“不过我相信他们会想通。”
一帮乡绅确实商量好了。
“适逢百年未见之大变。”
“听说北面杀土豪分田地,又有还乡团。”
新界这帮乡绅看起来足不出户,实则并非如此,最起码,他们跟广府的交流就很频繁。
而且也会主动送家中有出息的儿女去外面留洋。
所以他们的消息是非常灵通的,尤其是对于北面的消息,每天都在关注啊。
“流民过境的越来越多。”
上水廖氏代表说道:“只靠各村的保安团,确实难以保护乡梓。”
说是保安团,实则是各村的保安队。
至于保护乡梓…
那不如说是保护各大姓的家财。
粉岭彭氏也讲道:“这里就我们5个人。”
新界五大氏族不能说是同气连枝,其彼此之间也时常有龌龊,不过于大局上,五大氏族向来是一致对外。
这是几百年来他们能够于新界生存下来的主要原因。
“我们的意见便可代表整个新界。”
哪怕五大氏族再衰落,他们仍然是新界的扛霸子。
所以粉岭彭氏这句话还真没讲错。
“这样吧,辈分最小的是我,不好开口的话我先说。”
粉岭彭氏派过来的代表是三房,也就是30来岁,对比另外4家,他确实小了一辈。
不过另外三房倒不会小看了他,粉岭彭氏因为高尔夫球场的缘故,没少从鬼佬那边捞好处。
有钱、有势力,讲话就大声的嘛。
粉岭彭氏讲道:“博士明显是要把手伸进新界。”
“老实讲,我是很不高兴的,这是把我们当死人。”
其他四人都默不作声。
“但是没办法。”
粉岭彭氏讲道:“博士的势力太大了,我粉岭那边去九龙开工的,十有八九是在博士这一系。”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九龙的黑白两道几乎为高要所有,这两支势力尽握民间的生计。
只要是在他们旗下开工,便等于是帮高博士开工。
其他4人也苦笑不已:“都差不多。”
在日占前,乡人也有去九龙开工的,不过总体上是少数。
因为日占的缘故,新界乡下没少被小鬼子搞什么三光政策,乡人们实在是苦啊,真的没办法只靠田地维持生活了,而这些五大氏族在日占的时候也没少被搜刮,他们难以支援乡人。
所以只能放任乡人外出务工。
这出去务工的必然是壮劳力,也是五大氏族的绝对根基。
人一旦出去,其想法便截然不同,哪怕回来以后,其也不太会听氏族的招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