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瘦小的身影,身姿轻盈,快如鬼魅,很快便找到了中军大帐。
一道滚烫的鲜血喷洒在营帐上。
她提着那颗人头,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虞国军营。
直到很久,才有士兵惊慌失措大喊:“太子!不好了,太子遭行刺!”
虞国军营一片兵荒马乱。
埋伏在周围的齐国军队一拥而上,这支虞国军队全军覆没。
五日后,一颗头颅被摆到了肃王的陵墓前。
“阿初,我亲自给你报仇了!”明安将纸元宝投到火堆里。
三个月后,三国军队如天降神兵围困虞国都城黎城。
已老态龙钟虞国国君接连受到打击,不仅要面对丧子之痛,还要面对三国征讨和百姓们的怨声载道。
如今兵临城下,他惊慌失措,赶忙派出议和官员,请求割地赔款议和。
虞国是一个东西狭长的国家,三国虽已攻入都城,但西部还有大半疆土,那里多沼泽、密林,若要去攻,因地势原因,难度太大。
耗时越久,军队战力会减弱,损耗也会极大,即便打下来了也不利于管理。
所以三国都没有要吞并虞国的打算,同意了议和。
齐国太子顾璟熠依照承诺,齐国只取两成,得了与齐国相邻的三座城池和一百万两白银。
剩下的十余座城池和数百万两白银,由南疆和谭国分去。
顾璟熠站在虞国前国君凤宴行的墓前:“如此,孤也算为你报仇了。”
这场战事结束。
攻打齐国的虞国损失惨重。
太子顾璟熠孤身前往别国游说斡旋,使齐国避免了国土残缺,山河飘摇,让百姓遭受痛失家国之灾的结局。
朝臣们对这位谋略过人的储君赞叹不已!
皇帝收到自己幼弟的噩耗后,就一病不起了,缠绵病榻数月,硬撑着一口气等太子回京,与朝臣们交待完后事,便归天了。
太子顾璟熠守满一月孝期,登基即位。
三年后,宫宴上。
顾璟熠借着举杯之际,眸光似是不经意的扫过下方那瘦小的身影。
虽然她远在南境,但他知道,这三年来她寡居肃王府,深居简出,每日都在府中陪伴教导一双儿女。
不知她这次是为何回京?
她的容颜与五年前那次宫宴相比,并无太大变化,即便身无装饰,也足够明艳动人。
她身穿亲王妃的命妇服,没有任何装饰。头上的发髻梳的一丝不苟,只有一两朵小巧的珍珠海棠点缀其中。
她的双颊未施粉黛,精致的五官却不失颜色。
只是,她的脸上不再有明媚灿烂的笑容。
明明才二十五岁,她却像一朵凋零的鲜花,面对如此热闹喧嚣的场景,她的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她端庄安静的坐在那里,看着面前的歌舞,她的双眸空洞没有一丝光彩,桌上的美酒佳肴,她也是只浅尝辄止。
虽然她没有刻意做出悲伤的模样,但他还是从中看到了许多伤怀。
已过去三年,她还是没有放下吧!
听说当初他们夫妻感情极浓。
是啊,若不是有浓深的情意,她怎么会孤身去闯数万大军的敌营,将仇人枭首。
他接到奏报的时候很震惊。
更多的是嫉妒,嫉妒皇叔能拥有她这般的深情。
同时又深深自责和悔恨,自己竟将这么好的她弄丢了。
宴会尚未结束,顾璟熠便起身离席了。
因为她离开了大殿,内侍来禀,她就在不远处的凉亭。
还未走近,悲痛压抑的哭泣声传来。
他又走了几步,看到了凉亭中掩面低低啜泣的人。
明安察觉到有人前来,赶忙用帕子擦干泪水,转身看到来人,便见礼:“见过陛下。”
“皇婶”二字艰难的从顾璟熠口中吐出:“皇婶,免礼。你,缘何在此处悲伤?”
明安一直微垂着头,捏了捏帕子:“让陛下看笑话了。当年臣妇第一次入宫参加宫宴,曾在此与王爷偶遇,今日路过,不免伤怀,这才失了仪,请陛下恕罪。”
顾璟熠回想起了多年前的那场庆功宴。
那时他刚知道,她是苏明焕的妹妹,他怕她在宫中遇闪失,特意命常青跟随保护。后得知她与肃王相谈甚欢,他心生几分不喜。
她的父兄处处谨慎,她却初入京就迫不及待攀附权贵。
当时,他便以为她是那样爱慕虚荣的人。现在,他才知道自己有多懊悔,多可笑!
他进入亭中坐下,示意她也坐。
二人相对而坐,宫人们奉上茶水。
见她饮了茶,眉色稍好些。
“皇叔已离去三年,我大齐民风开放,和离再嫁或守寡再嫁都极为平常不过。虽然皇室与普通百姓略有不同,但你若有意,朕可以为你做主。”
他又补充道:“朕与明焕私下里亲如兄弟,你虽嫁了皇叔,但朕也是将你当妹妹看的。”
她没有抬头,没有看到他满含期待的目光。
刚刚,过来的路上,他便想好了,若她愿意再嫁,他便立刻迎她为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