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我在江湖做女侠 > 第982章 汉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若是没有丞相和季汉这些仁人志士的奋斗,这季汉还真的就只是蜀汉了,又哪有什么三国。

恐怕历史也只会记载一个曹魏了,不像是如今,曹魏虽然雄踞天下大半,却也只是三分天下。

在烈祖死后,曹丕就曾经让王朗、陈群等人给丞相写信,目的就是让蜀汉自去帝号,称臣称藩,丞相一开始没有理会,后面专门写了一封公开信作答,化解了曹魏的诱降攻势。

当然,曹魏这么干,也不是毫无来由的,在曹操死后,烈祖曾经派人以吊祭的名义去见曹丕,但是曹丕认为烈祖是“因丧求好”,很不愿意,就拒绝了烈祖,没有接待,让边境接了书信就把来使送走了。

而烈祖这次低头,写信给曹丕,其实只是先和曹丕搞好关系,为伐吴做准备,而不是像是孙吴一般,孙权在偷袭荆州之前,就给曹操奉表称臣了。

当然,曹魏也是终不承认季汉的正当性,这也无可厚非,从曹魏自己的角度来看,这当然也是成立的。

毕竟曹魏的皇位是汉献帝通过禅让程序交给他的,这是皇权转移的合法程序,而东吴就更不用说了,孙权曾对曹操称臣,后来又对曹丕称臣,一直到曹丕死后,孙权才正式称帝,是毫无疑问的割据政权。

当然,季汉也是刘氏,刘氏的大汉江山,刘协可以让,刘备不愿意让,这也是没问题的。

曹魏把反对的刘氏族人们,打服了之后,自然也就可以称为真正的正统了,若是未曾全部打服,还让刘氏雄踞一州,那曹魏自然也算不上多么正统了。

在曹魏的正式文献里,对季汉也一直称为蜀,而不称汉,当然季汉这边当然就不一样了,不管曹魏把他们叫什么,他们都是以汉朝正统自居的。

江山是高祖、世祖打下的江山,汉献帝没守住,其他高祖子孙谁都有资格也有义务重振汉室,所以,在季汉这边,一直把曹魏视为篡权夺位的汉贼,这也就是季汉说的,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曹魏就是贼。

杨伊回望季汉这数十年的奋斗,却是感慨,这等奋斗,方是炎汉正统!

若是没有这等奋斗之心,炎汉何能再兴?

在三郡,杨伊在此又祭拜了当年烈祖征战之地,与三郡父老同祭,方才回转汉中。

此时,姜维尚在汉中郡,凉州攻势不是短时间的事,如今炎汉也没有余力征战了。

今年,可以说是大半年时间都在征战,接下来就是消化战果的时候,明年也只能分出偏师来,由姜维征战西凉,大部兵力还是防御,天水-西凉一线,东三郡一线,倒是汉中,如今基本上可以说是安稳了。

杨伊打算,最近行在会一直在汉中,非如此,不能表北伐之意。

蜀地天险,最易偏安,也最容易消磨人心。

汉中城外,此时旌旗招展,自姜维以下,汉中官吏,有资格的都在东门外候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是杨伊从三郡回归,已然接近新年了,巡视三郡各处,安抚黎民,又忙了月余时间,方才回转。

“众卿平身!”

姜维等人起身,此时姜维却是感慨,他任大将军这数年间,虽然数次北伐,但是却也知道那是死中求活,希望不是没有,但是太渺茫了。

至去年,危急之时,甚至已然决意赴死,千古下,能有如此之心的,却也未有几人。

扶持杨伊登位,也还是死中求活,刘氏子弟,自然不少,但是有资格登位的却少,思来想去,加上杨伊持有大印,可承接大汉天柱,当时的选择也不多。

其后,杨伊展现才能,登基为帝,姜维自请守卫巴州,却是已然丧失了北伐之心,已然只剩下偏安之意。

这和当时的大多季汉文官武将,基本上是一样的心思了,这也是杨伊频频冒险,夺西县,夺三郡,夺陇西、天水……期间,九死一生,不避锋矢,才终于有了如今局面。

看似如今,季汉只是多了五六个郡的地盘,这五六个郡加起来,还不如富庶之地的一个郡,但是这数战之后,却是季汉上下之心,已然转向了。

就像是当年,非是丞相不想休养生息,养足了实力之后再北伐,而是人心。

若是人心皆思安,那么凭借天险,蜀地轻易可拒魏国大军,丞相若是专心经营,蜀地就是偏安百年,也并不是不行,但是那也不再是炎汉了,只是蜀汉了!

杨伊也没有可能创下如今的局面,而今,可能只需要几年之后,就再有当年秦虎视山东六国之势。

当然,这个山东的“山”指的是崤山,而不是太行山。

入了城,召见地方父老,再次祭拜烈祖,又请司马伷、陈骞、文鸯为宾客,昭显武力。

陈骞和文鸯,都只是寒门,不曾交友天下,虽然有些名号,但是大多数人都还是忽视的。

但是司马伷不同,这是司马氏的武胆,在如今已然历任宁朔将军、散骑常侍、征虏将军等职,先后受封南安亭侯、东武乡侯,五等爵制建立后,改封南皮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