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 > 第350章 朱翊钧告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晏珣踹了汪德渊一脚。

正所谓“打是亲骂是爱”,汪德渊说了很好听的话,晏珣高兴得要打他!

晏珣知道汪德渊说的是哪件事。

老爹之前猜测,真舅舅杨世安能够在倭国崛起,背后很可能有大明官府的支持。

舅舅是胡宗宪安排在倭国的内应!

如果胡宗宪死了,这些内应就如断线的风筝。

现在胡宗宪活着,要收网、在倭国扶持傀儡。

晏珣眉眼长得像真杨世安,又自恋地画过一幅自画像。

胡宗宪在晏家看到晏珣的画像,心中浮起各种阴谋论。

合理怀疑,那个自告奋勇去倭国潜伏的“安世”是晏鹤年安排的!三面间谍!

难怪安世有勇有谋、有才有貌,原来是晏家的人!

……无论胡大人怎么想,晏珣不会承认。

别打扰舅舅当倭国大名!

晏珣踹一脚就收腿,朱翊钧迈着小短腿狠踹汪德渊几脚。

……让你捏我、戳我!我踹踹踹!

“好啦!钧钧腿长一点再接着踹,今天先放过他。”晏珣搂住朱翊钧,抬头说:“你不是写了什么要呈给裕王?拿来我审核一遍。”

“哦……”汪德渊连忙跑出去,到客房翻出自己的建言献策文章,又飞快地跑回来。

晏珣正在喂朱翊钧喝水。

他慢条斯理地用手帕擦干净朱翊钧嘴边的糕点碎屑,才拿起汪德渊的策论细看。

看完之后,他微微笑道:“你这篇文章,跟十几年前戚将军写的一篇,意思是一样的。当时他整顿登州卫,发现卫所糜烂的问题。”

汪德渊瞪大眼睛,有些失落。

……你以为你很聪明?

你想到的事,早就有人想到!

“可是这些问题还是存在,并没有改善。”汪德渊皱眉。

晏珣叹道:“你自己想想原因。跟你说吧,皇帝提出‘一条鞭法’多少年了?到现在有几个地方试行?”

原因很简单,卫所和土地问题一样,背后牵涉很多既得利益者。

许多高级将领,靠着吃空饷以及剥削底层军户得利。

改革就是断人财路。

“你断别人的财路,别人要你的命。戚将军战功赫赫,还是不断被人弹劾。”晏珣郑重地说,“你重提此事,陛下不采纳还好,陛下若是采纳。你就准备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明刀暗箭吧!”

怕你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汪德渊怂了,喃喃自语:“那我不跟裕王说,我跑路回扬州。”

“倒也不必。”晏珣笑道,“当初朝廷没有采纳戚将军的建议,现在也不会采纳你的。裕王看到你的文章,只会认为你知兵事,对你有好处。”

汪德渊不甘心:“同党们还希望,朝廷知道卫所军的弊端,立刻就能采取行动。如此岂非让众人失望?”

“你们失望?有个人失望得绝望,差点做傻事。”晏珣感叹一句。

他说的是海瑞。

许多有识之士都发现大明存在的弊端,都想改变。

皇帝无动于衷,他们很失望。

可谁知道皇帝的无奈?

皇帝不想改吗?他努力过的。

一条鞭法就是嘉靖皇帝提出的!

军队的问题,皇帝也一清二楚。

可是涉及各方利益群体太强大,皇帝也无可奈何。

能够压着弹劾戚继光的奏折、允许戚继光募兵、建表彰牌坊,皇帝已经在努力地树立榜样、挽救军队。

皇帝自己也是失望到绝望,寄希望于神仙。

“就这样吗?没有办法解决?”汪德渊问。

晏珣将朱翊钧举到面前:“钧钧,我们要去的地方,有很多石头拦路,我们要怎么办?”

“砸!”

“哈哈……对!”晏珣笑着说,“德渊贤弟一定以为他会说‘搬’,可是他说砸啊!我们耐心等一等,事情要一件件来。”

此时此刻,晏珣很佩服历史上的张居正。

需要多大的魄力,才能力排万难搞改革,因此吸引各方仇恨。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我们钧钧最聪明最优秀的孩子、长大了会很好很好。”晏珣不停地吹彩虹屁,哄这个小胖墩。

小孩子一定要哄,不能只给压力。

压力太大会长不高。

汪德渊看着他们的互动,瞬间顾不上其他的事,只觉得戳过朱翊钧的手指很疼。

“他……小皇孙能听懂我的话?”汪德渊震惊。

晏珣说:“他能听懂,还会记仇。”

“那……我……”汪德渊欲哭无泪。

晏珣又踹他一脚:“戳的时候挺用力,现在怂什么!”

……

汪德渊给裕王府递了求见的名帖,落款注明是李开先、陈谨的学生。

如果不慎说错什么,请先生们上刀山下火海。

裕王记得这个喷过严世蕃的奇人,知道汪德渊刚从福建回来,很快安排召见。

晏珣不放心汪德渊,刚好朱翊钧也在晏家住满三天,他们一起去裕王府。

裕王一看到胖儿子,顿时眉开眼笑:“在晏家住得好不好?想不想父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