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 > 第691章 损失一个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船在马六甲港靠岸,海滨椰林遍布,渔村绵延不绝。

距离海岸不远有堡垒炮台,可以攻击海上进犯的敌人。

见到汪德渊、冯保等人,晏珣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又惊又喜,连声赞道:“干得漂亮!不过,旧港那边呢?不是要重建旧港宣慰司?”

首先要宣告统治地位、重整各阶层的秩序。

“谢秉忠在那边。”汪德渊说。

他一提精通八国语言的谢秉忠,晏珣就放心了!

余姚谢氏,大海盗的后台,背后的能量可不是吹的。

汪德渊神神秘秘地说:“进到马六甲城,你一定会大吃一惊!”

“怎么?你也把人家的库房给搬空了?”晏珣笑着说,“李如松惦记葡萄牙人的军火库,可以给咱们补充弹药。”

汪德渊笑容僵硬,跟一旁的冯保尴尬地对着眼神。

“怎么了?”晏珣停住脚步。

“军火库被烧了。当时进城,我们先去控制总督府,马末沙的人先找到军火库。等我们赶到,库房已经爆炸起火。据他说,是留守的葡萄牙人放火,死无对证。”

汪德渊说起来还满脸痛苦,恨不得打马末沙一顿。

“这样……我知道了。”晏珣笑容扭曲。

牙疼,心好痛。

我的!都是我的!

四舍五入损失一个亿。

改日再去找马末沙算账。

“军火库都被烧了,你还有什么给我惊喜?”晏珣又问。

“哦……我说的是吃惊。”汪德渊不再卖关子,“我进城之后发现,这里看起来跟福建或广东潮州的小镇没啥区别。”

“这还用你说!”晏珣一点都不吃惊。

即使在后世,马六甲城的华裔也占到四成。

在大明朝,被西方殖民者统治还不久,华人的比例更高。过半都是“胶己人”,说着福建或潮州话。

说华人建设了南洋,一点都没有夸张。

“就没有一点特别的好东西?”晏珣不死心地问。

他这语气,要是汪德渊说没有,他就跟冯保打一架。

“有!有!”汪德渊感受到生命威胁,连忙说:“除了椰子、水果与稻米、西谷、棕油,还有木料、马来精铁……我想你会对铁感兴趣。”

“木料和铁?是了,红毛番在南洋就地造船和打造兵器,需要大量木料和铁。”晏珣笑道,“这些确实是好东西,总算没有白忙一趟。”

想当初,吕宋的西班牙人还仿造广东水师的船,吕宋也有船坞。

现在又多了葡萄牙人的船坞,控制好这两个地方,大明就可以在南洋直接造船。

马六甲河穿城而过流入海峡,房屋临水而建,掩映在棕榈树、椰子树之间,既有异国他乡的感觉,还有一些水乡的味道。

晏珣看着,不由得想起运河边的高邮,竟泛起几分乡愁。

总督府在树荫之中,是一栋宽敞的两层楼房,门口竟然有一队当地人的警卫部队在列队欢迎。

“这是什么?”晏珣惊讶。

城里的“乡音”没让他震惊,这队卫兵让他震惊了。

“哦……”汪德渊解释,“你也知道葡萄牙人在马六甲的驻兵很少,所以招募一些当地人作为警卫队,负责管城里治安。这里被我们接管,警卫队立刻就投诚了。”

“可信?”

“都是华裔和马来人,谁给钱听谁的。”

晏珣沉默片刻:“……让他们先回驻所,先观察一段时间。汪贤弟,你胆子真大,也不怕这些人叛乱。”

“叛乱?”汪德渊瞪大眼睛,“他们想找死吗?珣哥,你放心,我对这种人了解得很,谁给骨头跟谁走。不过,你是正使,这里你说了算。”

说着,就让警卫队列队退下。

晏珣带着众官员进驻总督府,汪德渊又汇报:“马六甲王宫还保存完好,马末沙的后裔已经住进去,咱们随时可以跟他正式会谈。”

晏珣笑了笑:“不着急,等他来找我……三保庙还保存完好吗?”

“还好,就在三保街那边,香火很旺盛。”汪德渊回答。

“让阴阳士找个最近的吉日,我们先去祭奠。”晏珣吩咐。

“是。”汪德渊领命。

晏珣见总督府条件不错,就带着随行官员一起住进来。

在南洋,最痛苦的就是夜晚,难以入睡。

一则因为热,二则蚊虫肆虐。

为了预防登革热、疟疾等疾病,官员和将士们都在住处焚烧干艾草等驱蚊,即便如此,还总是被蚊虫骚扰。

“葡萄牙人在马六甲住了那么久,总督府居然没有蚊帐?真是怪事!”晏珣嘀咕着,“要在马六甲住一段时间,我明天得先做蚊帐。”

就算这样,这也是他近来住得最舒服的一夜。

床是椰子壳纤维编织的粗麻布制成,铺着芭蕉叶和热带锦葵做的床垫,躺在上面凉凉的很舒服。

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老爹、阿娘、玉燕带着几个娃娃在种莲藕。

圆圆妹妹给隽儿、馨儿讲解:“种莲藕要放肥料,到夏天就会开出好吃的荷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