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唐朝那些事 > 第73章 选定李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李承乾获罪被废,魏王李泰早晚入朝廷服侍父皇李世民,恪尽孝道。

李世民赞许他恭敬孝顺,当面许诺他来当太子。

中书郎岑文本、侍中刘洎劝说李世民立李泰为太子。

长孙无忌建议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李世民听了一概默然不答。

长孙无忌退朝后,李世民对左右侍臣说:

“昨天青雀(李泰乳名)扑到我怀里,说他今天开始才成为陛下的儿子,以前是把他过继给他三叔李玄霸当名分上儿子的。

青雀还说他只有一个儿子,他当皇帝老死的时候就把他唯一的儿子杀死,他把皇位传给他三弟晋王李治。

他说这样几句话,让我特别心疼他,我不忍心再立别人了。”

李世民还未说完,李泰对父亲李世民撒娇说的谎言被马上被褚遂良识破了。

褚遂良说:

“陛下以为李泰可怜,我却觉得李泰阴险可怕。

试想陛下您万岁之后,李泰当着皇帝,他还会主动杀死他疼爱的儿子,把皇位让给他三弟晋王李治吗?

前些日子因为李承乾、李泰之争,酿成了内变。

今天我认为立李治,才能朝政平安。”

李世民迟疑半响,竟泪水满脸地说:

“这事我实在办不到啊!”

魏王李泰担心三弟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特意赶去去晋王府上,平静地对李治说:

“你和李元昌素来亲善,现在李元昌谋反被处死,你没有被牵连么?”

李治听了他这样说,立刻变得忧心忡忡,愁容满面。

李世民偶尔发现了异常,李世民问 李治:

“雉奴(李治乳名),你怎么近来整天忧愁眉不展,心事重重?”

父亲这样一问,李治就把二哥李泰找他说的那些话如实告诉了李世民。

李世民这才醒悟过来:看来李泰确实有争夺太子位的心思,还拿这么不地道的话来吓唬三弟李治。

褚遂良那天提醒的没错啊,李泰够阴险的,只不过把争夺太子位的心思隐藏得很深,恭顺善良只是李泰的表面。

李世民到太极殿后边的两仪殿,让晋王李治跟随,召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绩、褚遂良等朝廷重臣前来。

李世民先把李泰说的,一旦他做了皇帝,老死前将杀死自己儿子,让位给三弟李治的那些活,说给他们四个人听。让他们自己去判断这话咋回事。

随后,李世民皱着眉头说:

“我的三个儿子,都为一个皇位明争暗斗,相杀相伤,算计不休,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说完,李世民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一下子扑到床上,从腰间拨出佩刀,挥向自己的脖子,要割颈自尽。

长孙无尘急忙上前劝阻,褚遂良上前把刀夺了下来,递给李治。

长孙无忌请求李世民:

“立太子之事,事关国家前途命运。

陛下打算立谁,不妨直接决定,免得朝廷议论纷纷,人心不定。”

李世民说:

“我想立晋王李治。”

长孙无忌接着话茬说:

“谨遵圣旨。”

李世民对李治说:

“你舅舅准许你了,你快去向他拜谢呀!”

长孙无忌赶忙逃避在一旁。心想:立太子是你的决定,你怎么能让外甥谢上舅舅了?

李世民又对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绩、褚遂良说:

“你们已经和我的想法相同,不知道其它人怎么想?”

房玄龄说:

“晋王李治仁德孝顺,不参与勾心斗角,天下人认可。

请陛下升朝再问百官,估计不会有反对的。”

李世民于是转往太极殿,召集群臣入朝说:

“李承乾反叛,李泰内心阴险,都不能立为太子。

我打算在几个儿子中选择另立一人,你们认为谁最合适?”

群臣都欢呼着说:

“选择谁都不如选晋王李治。

晋王仁德孝顺,当立为太子。”

李世民听了心情喜悦。

这时魏王李泰领一百多名骑兵,到永安门探听消息,守门官进太极殿告知李世民。

李世民命令禁卫军武官:

“你把李泰随从骑兵截住,一个也别让他们进来。

然后你派人控制住李泰,让他进入肃华门,把他软禁在皇宫北苑,安排人给他送吃送喝。

去执行吧。”

次日,李世民临驾承天门,颁布诏令,立李治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又令朝廷和官府,赏赐美酒给各家各户,畅饮喜酒庆贺三天。

李世民对侍臣说:

“我如果立李泰为太子,那就是蓄意谋取太子位的人得逞了。

从今以后,太子失道失德,趁机会算计夺取太子位的其它王子,一律废置!

这个规定要传给子孙后代,你们认为好不好?”

侍臣们连忙回答:“好!好!陛下英明!”

李世民又说:

“我如果立李泰为太子,他当上皇帝,李泰不会让李承乾、李治他俩好好存活。

我把李治立为太子,他心怀仁善,李泰、李承乾都不会被他加害。”

于是命令长孙无忌、房玄龄为太子李治的老师。

萧瑀为太子太保,李世绩为詹事,李大亮、于志宁、马周、苏勖、高季辅、张行成、褚遂良、均为东宫太子府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