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唐朝那些事 > 第74章 征讨高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盖苏文不理睬唐朝诏令,态度傲慢张狂。

李世民于是召集群臣商议讨伐高丽。

褚遂良劝阻说:

“如今国家清平安宁,周边国家也都畏服。

陛下威望越来越好,这种局面从古未有。

如果远渡辽河和渤海去讨伐小国,能很快建立战功还行,万一受到挫折,反而损害大唐国威。

再引发别处兵乱,国家安危就不知道成啥样了。”

李世民说:

“盖苏文犯有杀死国君的大罪,如今又违背我的诏命,粗暴侵犯邻国,以强大欺负弱小,为什么不能讨伐?”

李世绩说:

“前一阵子,薛延陀进犯,陛下想发兵往死里揍 它。

因为采纳了魏征的话,失去消灭薛延陀的机会。

要不薛延陀这个国早就不存在了。”

李世民点点头说:

“真像你说得那样,这次我打算亲自领兵出征,一定扫清东部蛮夷。”

于是命令掌管修建的大臣闫立德等人,去洪州、饶州、江川监督施工,制造战船四百艘,用来运载军粮。

且派营州都督张俭,指挥幽州、营州的军队,以及契丹、奚族等东北少数民族各部落军队,开始攻打高丽。

让他们小股部队先打打试试,为的是试探高丽军力虚实。

这时鸿胪卿(外交部)奏报李世民:高丽国进献了白金(锡)。

褚遂良进谏说:

“这是《春秋传》中郜国铸造的大鼎,不是啥珍贵物件,陛下不应该接受。”

李世民于是召见高丽使臣,当面责问他说:

“是盖苏文让你来的吗?”

高丽使臣答:“是。”

李世民愤怒地说:

“你们都是高建武的臣子,当官领取俸绿。

盖苏文大逆不道,杀了你们国王高建武,你们不能为高建武报仇,反替盖苏文前来游说。

欺辱我天朝上国,你们扪心自问,你有罪呢?还是无罪呢?!”

高丽使者被问得哑口无言。

当下李世民吩咐左右侍卫:

“抓起他来,投进监狱。”

当即下诏亲征高丽。

褚遂良再次劝诅说:

“要征讨高丽,只需派一两名猛将,几万精兵,便可足够,不必皇上御驾亲征。”

李世民不听。群臣接连劝谏,一概不听。

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不顾自己五十多岁,不怕辛劳艰险,执意要亲自攻打高丽,为什么呢?

高丽本是汉朝一个郡县,它一直不断扩张,逐渐强大。

高丽同时具备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两种特性,它即善筑城防守,又善骑射机动。进可攻退可守,他们作战能力很强。

中原稳定时,它就表面上俯首称臣,主动纳贡,暗暗积蓄力量。

中原内乱时,它便趁机抢夺取辽宁及东北广大地区,威胁华夏中原内地。

隋朝两代皇帝都看见了高丽对中原的严重威胁,多次攻打高丽,但是都遭到失败。一百多万中原男儿丧命在辽河两岸、鸭绿江南北。

高丽人对中原王朝极度羞辱,隋军大败撤走之后,它们把百万中原男儿的遗骸搜集堆积起来,形成令人毛骨悚然的尸骨山景观,供他们国人观赏。

无耻地用国民观赏尸骨山,借以提升他们国民“天下第一大国”狂妄自豪感。

李世民知道后,义愤满胸 ,于631年派人去收葬了大隋百万阵亡将士骸骨。并命人祭奠中原男儿亡灵。

收葬壮士骸骨、祭奠亡灵本来天经地义,这引起了高丽人万分恐惧。

高丽耗费人力物力,历时十六年,沿唐边境修筑了高丽长城。

高丽长城自夫余城(今吉林四平以西)至渤海,长达一千多里。

他们还在高丽长城周边,修筑辽东城、白岩城,银城、高句丽城,盖牟城,沙卑城。

这些坚固城池和高丽长城坐落沃野千里辽东平原上,构成高丽第一道防线。

在鸭绿江和千山山脉之间,有一城叫丸都,是鸭绿江上游重镇,和石城、熊山城,大行城构成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就是江面很宽的鸭绿江。

每年秋雨季,辽河泛滥,产生几百里沼泽,对善于陆战的唐军阻碍极大。

冬天冰天雪地,东北地区比中原冷得多,士兵无法承受严寒。

一但唐军攻城迟滞,陷入天寒、兵疲、粮绝困窘境地,习惯严寒的高丽人占尽天时地利,伺机反攻。

攻打高丽风险极大,李世民心里明白,为中原王朝千秋万代安宁,这一仗能打就打。

为了防止出现隋朝征高丽,国内发生杨玄感之乱的情况,李世民出兵前进行周密部署。

命令仆射房玄龄坐镇长安,危急情况不必请示皇上,可以自主紧急处置。

特令萧瑀进守洛阳。

为防薛延陀趁机进犯,命宋州都督宋思明,派兵对胜州、夏州加强防守。

这时候薛延陀派使者入朝进贡。

李世民对使者说:

“你回去告诉你们国王,今我父子将要东征高丽,你们如果有能力入侵,可趁此机会赶紧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