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唐朝那些事 > 第158章 先天之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薛稷的儿子薛伯阳,娶了睿宗李旦的女儿荆山公主,免死流放岭南。薛伯阳受不了流放的的苦日子,绝望地自杀了。

卢藏用流放泷州戍边,他觉得一条命还在,就乐观地往下活。后来戍边立功,升为黔州长史,后来病死在黔州官署工作岗位上。

唐玄宗李隆基登临承天门楼,宣布大赦天下。

赏赐功臣郭元振等官爵。

又召见陆象先,对他说:

“听说你极力劝阻太平公主不要谋逆,你算得上岁寒的松柏了。”

陆象先拜谢而退。不知道陆象先性子太直还是真有些傻,随后他为太平公主党羽开脱辩护,遭到大臣弹劾,被贬为益州长史。

李隆基下诏召还张说、刘幽求。

任命:

张说为中书令。

刘幽球为左仆射。

升任高力士为右监门将军,负责管理内侍省。

唐太宗李世民时规定:

内侍省设置三品官员,他们只是身穿黄色衣服,吃官府饭而已,负责看守宫廷,传递诏命,干些杂差。

中宗李显时,宫中太监七品以上达一千多人。

李隆基提升高力士为将军,竟列三品以上。

老百姓一看,当太监得到富贵的比例高,愿意忍受阉割之疼,净身当宦官的越来越多,宦官声势逐渐显赫。

除掉了太平公主,皇位稳固,李隆基打算在军中立威了。

713年十月,李隆基驾临骊山兵营,亲自指挥大规模军事演习,调动参加军演兵力二十万人。

操演中,李隆基亲自挥舞鼓槌,奋力敲击战鼓以壮军威。

军演高潮的节骨眼上,兵部尚书郭元振不看情势,突然出列奏事,打乱了军演节奏。

李隆基见军队突然暂停,阵形混乱不堪,非常生气,大声喊左右侍卫:

“来人!把郭元振拖下去斩了!”

郭元振被李隆基的几名侍卫按倒在正呼啦啦飘舞的军旗下面,将要被砍头。

后人评说李隆基想杀大将在军中树立皇帝天威,有人说李隆基这人心不厚道,自己帝位稳了,斩杀帮他政变成功的功臣了。

为打乱军演节奏而发怒,只是他除掉功臣的一个借口。

刘幽求、张说见李隆基要处斩郭元振,立即上前劝说:

“郭元振是名将,多次为国立下大功,就算犯了重罪,也应当格外开恩宽恕。”

李隆基这才免了郭元振死罪,说:

“撤去郭元振官职,流放新州服刑。”

只是折杀了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

受阅参演各军将士见二位大臣被流放被斩杀,心中惊慌,都在害怕自己不小心犯下过错,军阵更加混乱无序。

李隆基从检阅台上远远看去,只有薛纳、解琬指挥的两支军队军阵严整,丝毫不受影响。

李隆基立刻对侍卫说:

“你去告知那两位将军,让他俩来见朕。”

卫兵骑上马奔去传递口诏。

没有想到两军号令森严,不允许传递皇上命令的骑马卫兵靠近军阵。

李隆基见口诏不行,又派人去传递他亲手写的诏旨,二位将军这才应令前来。

李隆基当即嘉奖他俩治军有方,赏给他俩绸缎。

将军薛讷是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大儿子。

武则天曾因萨讷是名将后代,让他担任右威卫将军。他先后任幽州都督、安东都护、并州长史、左卫大将军。

解琬是元城人士,熟习军事。曾任御史中丞、北庭都护、朔方大总管、右武卫将军、晋州刺史。

军演结束,李隆基亲自领一部分禁卫军兵士,在渭河边狩猎。

李隆基偶然记起前兵部尚书姚元之,问属下将领:

“姚元之就在附近,对吧?”

部将回答:

“他现任同州刺史,同州官署离我们打猎的这儿,只有二百多里。”

姚元之自贬任申州,又调任同州刺史。

姚元之接到快马传递诏令,骑马跟随使者前来。

他见到正在行猎的李隆基行过了叩见礼。

李隆基问:

“你熟悉打猎的事么?”

姚元之说:

“打猎我本是我喜欢的事,我二十岁的时候,曾经使唤猎鹰,捕捉野兔狐狸。

有个朋友张憬藏,说我应当饱读诗书,服侍帝王,后来我放走猎鹰专心读书,成为将领朝臣。

只是旧的打猎爱好还在,虽外年老还没遗忘。

今天愿意跟随陛下一起打猎。”

李隆基大喜,和姚元之各骑骏马在草原上纵横驰骋。

姚元之老当益壮,骑马射箭操纵自如,骑在奔跑颠簸的马背上,连发三支箭,射中了三只野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