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唐朝那些事 > 第196章 李亨称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将军,你说的话应验了么?”

高力士羞愧得脸红,低着头不说话。

李隆基出了长安,往西逃难时,朝廷百官大多事先不知道。

逃到咸阳时,李隆基和高力士分析预测:哪些人得到消息会跟着来,哪些人不会来。高力士说:

“张均张洎,世代蒙受厚恩,又是皇亲国戚,料定他们必定追随而来。

(张洎娶了李隆基女儿宁亲公主,是李隆基女婿。)

房琯是安禄山推荐的人,他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思很重,陛下你不让他当宰相,他心里难免不高兴,估计他一定不愿意来。”

李隆基听了摇摇头不说话。现在房琯骑马前来,李隆基才这样问。

房琯请求李隆基下诏令讨伐叛贼,李隆基于是令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朔方、河北、河东、平卢节度使,收复长安和洛阳。

又任命:

永王李璘任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使。

盛王李琦为江南、淮南、河南节度都使。

丰王李珙为河西、陇右、安西、北庭节度都使。

李隆基儿子多,这些人都是他多年以前,分别跟多位高颜值女子生下的儿子。

太子李亨还没等诏令送达,已经自己先当起皇帝来了。

李亨到达平凉驻扎。

朔州留守杜鸿渐、水陆运使魏少游、判官崔漪、卢简金、李涵,凑到一起商议:

“平凉那地儿不大行。它人烟稀少荒凉,兵士危急时容易逃散,不大适合驻扎军队。

只有灵武(今宁夏灵武),兵源广,粮食多,可以成事。

如果我们迎请太子到灵武,向北收聚各城兵马,征调河陇骑兵,向南收复中原,这才是万无一失的谋略。”

商议已定,派李涵拿着书信去迎奉太子。

河西司马裴冕,骑马到达平凉,正遇上李涵前来,于是一起去见太子李亨,劝他去朔方。

李亨大喜,任裴冕为御史中丞,让李涵转告杜鸿渐,让他们领兵来迎。

杜鸿渐得到回报,吩咐魏少游赶紧领人搞装修,为李亨准备临时往处。

杜鸿渐、崔漪领一千骑兵,骑马奔驰到达平凉,见到太子李亨,当面请求他即日启程。

李亨和裴冕、杜鸿渐,领其它官员、随从兵马到达灵武。

李亨见准备给他居住的临时宫室帷帐,都模仿成长安皇官模样,又发现给他准备的服装、日常生活用品,都极为豪华富丽。

李亨感慨地说:

“如今祖宗寝陵,前辈宗庙,都遭到叛军铁蹄蹂躏。

皇上又奔波西蜀山峡中,我怎么忍心在这里享受奢华?”

李亨命令左右侍从,撤除华丽帷帐,要求他自己每顿吃的饭,一律简单普通,和士兵吃的一样。

李亨有节俭戒奢的心念,唐朝复兴有望。将士们盛赞李亨俭朴美德,对他心悦诚服。

裴冕、杜鸿渐等,联名递上书信,请太子李亨遵从马嵬驿李隆基口诏,即皇帝位。

李隆基在马嵬驿,虽然说过传位给太子的话,并没有正式下诏。

太子李亨不接受裴冕劝他称帝的建议。裴冕一再写信请求,李亨还是不同意。

裴冕对太子说:

“将士们大都是关中人,谁不是日夜盼望回到故乡。

如今将士们不怕路途艰难,跟随殿下您远涉边塞,无非是想攀龙附凤,跟对了前途无量的主人,图个建功得到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

如果殿下只知守住原则,不肯称帝,追随你的人会觉得前途未卜。

他们一旦失望,很难重树期望。追随者不坚定,您的前途就没有希望。

你当上皇帝,追随您的人才能看到他们立下战功后的富贵前景,愿意尽全力和您结成命运共同体。

您是为了凝聚人心,拯救天下苍生,复兴大唐社稷,勇于担当而称帝,又不是为和父亲争权夺利称帝。您有什么顾忌的?

至于闲人怎么议论您同父亲争权,这都无所谓。

您想茶壶都有嘴,它的嘴都能随便吐水。何况人的嘴可以胡乱评议对错是非?

请您别再拘泥小节,误了复国大计。”

太子李亨表示认同,于七月甲子日,在灵武城南楼,举行登基仪式,自称皇帝。

群臣高兴地在楼前舞蹈,齐呼万岁。历史上称李亨为唐肃宗。

从此大家都觉得跟对了一个新大老板,干事创业求富贵,日子有了奔头,前景有了盼头。

李亨遥尊李隆基为上皇天帝。宣布大赦天下,改本年为至德元年。然后诏命:

裴冕为宰相。

杜鸿渐为中书舍人。

吕崇贲为安化节度使。

薛景仙为扶风太守。

郭英文为天水太守。

编织草鞋本来无鞋样,越织它就越像。小朝廷领导班子初创,一切从小从简,朝臣不满三十人。

朝廷太小,也有成长中的苦恼。

武将们对李亨异常傲慢,大将管崇嗣入朝,见了李亨不跪不拜,傲骄随意地和李亨平坐在一起,谈笑自若说事情,嘻嘻哈哈作汇报。

监察行御史李勉,看了这情形很不顺眼,下令侍卫把管崇嗣抓起来问罪。

管崇嗣刚刚被问罪,随后肃宗李亨就下旨免他的无罪。

李亨和李冕一唱一和,一个演白脸,一个演红脸,两人合作演出,唱一出双簧戏,只为武将们今后见李亨立下规矩。

李亨对左右侍从说:

“有李勉助力,朝廷众官就能慢慢学会尊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