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唐朝那些事 > 第223章 叛军覆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史朝义带领残兵败将仓惶北逃,一路上不敢停歇,一直跑到范阳城下。

史朝义远远望见范阳城模糊轮廓,感到好亲切,这儿是他们“大燕国”发祥地,是安禄山、史思明两家发动叛乱的老窝。

远眺是急切盼望,近看是完全失望。

史朝义走近细看,先看见范阳城门紧闭,又看见城墙上迎风飘舞的是大唐旗帜。

这一惊吓非同小可,史朝义惊得差点从马上摔落下来。他像挨了一闷棍,脑袋里嗡嗡作响。

接下来史朝义又看见城门楼上站着一位将领,看上去十分面熟。

史朝义仔细一想,这不是范阳兵马使李抱忠么?

史朝义于是扯着嗓子喊道:

“李抱忠!你们为什么背叛我?

你们应该懂得,我发给你们俸禄(工资),你们应该为我尽忠!

我军在莫州被唐军包围,我才率领轻骑到这里调兵援救他们。

你们如果知道恪守君臣大义,应该立即洗心悔过,和我共同支撑大局。”

史朝义话刚说完,李抱忠当即回应说:

“苍天不佑助大燕,唐朝再次复兴了,如今我们已归顺唐朝。

既然归顺唐朝,我们怎么能再次反叛?如此属于反复无常!

大丈夫以阴谋诡计谋害他人为耻,唐朝国运还在,他们安禄山家,还有你们史家,妄想取代唐朝,都注定不能成事!

愿你早早选择出路,归降唐朝,还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史朝义听他说完,沉默了一大会才说:

“我今天只顾奔跑,到现在还没吃上一口饭,我跟你说话都没力气了!你能不能让我吃上一顿饱饭?”

李抱忠答应下来,吩咐属下兵士送吃喝到城外。

城中兵士送饭来了,小米高粱粥热气腾腾。史朝义和叛军骑兵们不顾热粥还烫嘴,着急蹲下就开吃。

史朝义他们刚刚吃完,又隐隐地听到远处传来喊杀声,他们害怕这是唐军追兵追上来了,急忙扔下饭碗,纷纷跨上马,往广阳城逃去。

广阳城也关闭城门,不允许他们进入,他们落魄已极,成了哪个门口也让进的一群流浪狗。

自己人都不收留,史朝义又打算率骑兵去投奔奚契丹。

他们处境就是一群无家可归的野狗,根本看不到生路在何方,史朝义部下骑兵已经陆续逃散。

史朝义安排部将李怀仙派没有逃走的骑兵去把逃兵们追回来。

这些派出的追回逃兵的叛军骑兵,自己也骑马逃走了。

史朝义随从越来越少,只剩十几人还跟着他。他这个大燕国皇帝,如今快成光杆帝王了。

史朝义估计很难保命,对仅有的十几名随从说:

“咱们的大燕国到这就完蛋了。

你们去给我找根上吊的绳子来,就算是你们为国尽忠了。

你们都从此散去,各自逃命吧。家里还有父母妻儿的,都回家种田度过这辈子。”

他的随从骑兵,在马背上朝他拜一拜,凄凄惶惶地各自散去。

史朝义下了马,拿着属下替他找来的绳子,寻觅可以上吊的地方。

他心情悲凉地走到离他不远的医巫闾祠,选中一处结实的粗木横梁。

他把绳子搭上横梁,把垂下的绳子两端系成闭环,双手拽绳让身体腾空,把绳子挂在脖子下面。

然后他双手松开绳子,全身重量压在脖子上,一会儿就把自己勒死了。

部下李怀仙没有走远,他在远处默默地注视着。

见史朝义已经上吊身亡,李怀仙从绳子上放下他来,用快刀切下史朝义首级,提着首级,骑马去长安献功去了。

史思明、史朝清、史朝义父子,作乱四年就死光了。

安禄山、安庆宗、安庆绪他们父子,是作乱三年死光的。

史朝义死了,这算是安史之乱结束。

李怀仙、薛嵩、田承嗣、张忠志这些叛贼将领,陆续到达仆固怀恩军营,请求归降为唐军效力。

仆固怀恩担心彻底平定了叛贼,天下太平了,皇帝李豫就不恩宠他这个平叛第一功臣了。

他于是奏请李豫留用这四个人在唐军中担任将领。

四个叛军头领本该处死,去除后患才是。

但是代宗李豫比他爹李亨还懦弱,连诛杀贼首的果断气魄都没有。

他怕违逆仆固怀恩的意愿,竟然批准他们投降再重用。

李豫竟然任命叛贼将领薛嵩为:

相州、卫州、邢州、洛州、贝州、磁州六州节度使。

任命叛贼将领田承嗣为:

魏州、博州、德州、沧州,瀛州五州节度使。

任命叛贼将领李怀仙为:

卢州节度使使。

李豫给叛贼将领张忠志改名李宝臣,任命他为:

恒州、赵州、深州、定州、易州五州节度使。

李豫任命不守节义的胡人当握有重兵的节度使,这和当年李隆基重用胡人安禄山掌握重兵的做法一模一样。

李豫更荒唐的是下诏大赦:

洛阳及河北一带的投降叛军的唐朝官员,这次又归降唐朝,一律不追究过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