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唐朝那些事 > 第276章 刘书生造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韦皋死后,他的属下支度副使刘辟,自称西川剑南留后,上奏章请求朝廷给他颁发委任书和官印。

宪宗李纯派袁滋为安抚大使,前往考察四川地形地貌、民情物产。

随后老宰相耽病死了,李纯升任中书舍人郑絪为宰相。

李纯追查处置王叔文余党,连续外贬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等为边远各州刺史。

人没有前后眼,有时有才能也没用,站错队就要遭殃了。

接下来朝臣们又纷纷议论对他们处罚太轻,李纯再次贬任他们:

韩泰降为虔州司马、

韩晔降为饶州司马、

柳宗元为永州司马、

刘禹锡为朗州司马、

陈谏降为台州司马、

凌准降为连州司马、

程异降为乡州司马。

这时王叔文余党成员:陆质已经死了,李景俭处在母亲去世带孝守丧期间,没有受责罚。

李纯又传一个诏令,把宰相韦执谊,连降好几级,贬为崖州司马,去了海南岛当小官。

第二年,宪宗李纯又赐王叔文自尽。

王伾、韦执谊、凌准、因为是王叔文帮派主要成员,不用朝廷再加惩罚,一个接一个忧愁死了。

王叔文余党,已被李纯贬黜无遗。

王叔文还不是真正的奸邪无赖,他的罪过是拉帮结派搞利益集团小圈子。

这时已值腊月年底,朝廷又要改年号了。

顺宗李诵改元永贞,后来顺宗让位,应再改元,李纯把永贞二年改为元和元年。

元和元年正月初一,宪宗李纯带领百官 ,到兴庆宫给太上皇李诵恭贺新年,李纯给父亲奉上尊号为“应乾圣寿太上皇”。

给父亲拜贺新年的礼仪完成,李纯回到太极殿,接受群臣向他祝贺新年。

过了几天,太上皇李诵病情加重,喝药无效,驾崩升天,寿年四十六岁。

顺宗李诵总共在位不到一年。

宪宗李纯料理太上皇后事,连续多天没法上朝理政,就在这时,西川刘辟开始反叛。

刘辟想继韦皋之后,担任西川节度使,宪宗李纯不允许,刘辟便拥兵自守。

李纯任命袁滋为西川节度使,召刘辟来长安担任给事中。

刘辟抗旨不接受。

袁滋害怕刘辟兵多,不敢有所作为,被宪宗李纯知道了。

李纯贬袁滋为吉州刺史,本打算发兵讨伐刘辟,又考虑自己刚刚继位,暂时没有能力进讨。

只好暂且再进行安抚笼络,任命刘辟为西川节度副使,暂管节度使的事。

右谏议大夫韦丹递上奏疏说:

“放纵叛贼刘辟不杀不除,就像是会在地上撒泼打滚的孩子,父母就赏给他水果吃。

外地不听话的官吏会纷纷效仿他不服从朝廷。

到时候,恐怕朝廷的命令,传不出长安城,因为长安城外没人听。”

李纯认为他提醒得对,任命韦丹为东川节度使,前往压制西川刘辟。

没想到这时刘辟得寸进尺,气焰越发骄狂,又给李纯上奏表,要求统领三川。

宪宗李纯不允许。

刘辟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竟发兵攻打梓州。

刘辟的下属林蕴极力劝阻刘辟:

“刘相公,你不能为了私欲祸乱西川,你谋反是一条死路!

谋反的人存活时间都很短!”

刘辟大怒,命人把林蕴用枷锁押起来,多次吩咐看守兵士持刀威吓,多次把刀放在林蕴脖子上,想吓服他。

林蕴愤怒地斥骂道:

“目光短浅的浑小子,只知道眼前狂横,不知道狂不了几天就丢命!

我的脖子你们想砍就砍!你们还磨蹭什么?

难道我的脖子是你们的磨刀石么?"

刘辟得知这事,忍不住看了一眼身边的人说:

“此人是忠心报国忠烈英勇之士,不如饶恕了他罢。”

公道自在以心,叛贼刘辟居然还知道忠义最可敬佩。

刘辟把林蕴降职为唐昌县尉,他自己领兵东进,把梓州城包围住。

东川节度使韦丹,还没赴任,东川原节度使李康,领兵防守梓州城,同时派人飞马急报,向朝廷求救。

宪宗李纯召集群臣,商议讨伐刘辟事宜。

群臣们说:

“西蜀山势险峻陡峭,道路行进艰难。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年诗人李白,即有此感叹,不适合派官军进剿西川。”

只有杜黄裳慷慨激昂地说:

“刘辟是个狂妄书生,忠孝节义圣贤书,他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朝廷选一个优秀将领前去剿灭他,好像弯腰从地上捡起一根柴草,有什么困难的?”

原来刘辟曾考中进士,当了军营参谋,后经韦皋信任,放心让他管钱粮。

刘辟长期储备军饷军粮,瞒着韦皋暗图不轨,导致今天的叛乱。

杜黄裳知道刘辟没有军事才能,主张讨伐剿灭他。

杜黄裳向李纯推荐神策军使高崇文,说他勇武和谋略都能行。

并请求宪宗李纯不要委派监军,让高崇文自主领军作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