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唐朝那些事 > 第315章 愣头青大结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武宗李炎犹豫不定,李德裕说:

“皇上您一直犹豫,不肯另任这三个州新节度使。

拖延下去,如果王元逵、何弘敬要抢占这三个州,朝廷就傻眼了,没办法收拾了!”

武宗李炎这才恍然大悟,立即下诏任命。

李德裕又说:

“刘稹的核心力量,都在山东三州。

他这三个州归顺过来,刘稹的潞州必定生变,刘稹的末日到喽。”

武宗李炎说:

“朕估计刘稹的部下郭谊等人,必定杀死刘稹,提着刘稹的人头,来向朝廷赎罪。”

李德裕说:

“真像陛下的预料那样,不几天就有好消息传来。”

果然在没几天,王宰派人送来军情报告:

“刘稹被他的部下割下了头,郭谊等人请求归降朝廷。”

原来,郭谊本来是刘稹的心腹。

当初刘稹用军队威吓朝廷使者,对抗朝廷诏令,都是郭谊出的鬼主意。

这时昭义的山东三个州都丢了,郭谊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慌了脚。

奸邪之人的心思都卑鄙,当时反朝廷的主意是他给刘稹出的,现在又是他和王协密谋,打算杀死刘稹,再提着刘稹的头,向朝廷邀功赎罪。

郭谊派同伙董可武去对刘稹说道:

“山东三个州都叛走,归降了朝廷,这事是你舅舅裴问造成的。

现在城中人心惶惶,都在考虑接下来还能不能自保。

请问刘留后,您打算下一步怎么办?”

刘稹回答说:

“如今潞州城,还有军队五万,应当关闭城门坚守,慢慢再想想,出路在何方。”

董可武说:

“我们只有五万人,能长久对抗二十万官军么?

为刘留后你的出路盘算,我想来想去,不如你自己绑了自己,去投降朝廷,争取朝廷对您宽大处理。

你出发前,任命郭谊为昭义节度留后。

你组织一个马车运输队,拉着太夫人(刘稹他娘)和您的老婆孩子,拉着家里存的金银财宝,赶往洛阳去安个新家。

这才是您保住长久富贵的好计策呢。”

刘稹说:

“我把节度留后让给郭谊,郭谊能做到不对不起我么?”

董可武说:

“我让郭谊和您签定个协议,发誓不相辜负。”

刘稹召郭谊前来,和他当面协商,签了让位约定。

刘稹又去母亲裴氏住处,把这事告诉了她。

裴氏(刘从谏妻子)对儿子刘稹说:

“归顺朝廷是好事,可惜你反叛在先,已经晚了。

我有个归顺朝廷的弟弟裴问,我估计都不给保全我。

你怎么能指望奸诈郭谊保全我们全家?

你自己再好好考虑考虑,再拿主意吧。”

刘稹沉吟思考了半天,一个官二代傻小子,也没有多少脑回路。

刘稹自想别无好办法,没奈何穿上白衣服出门,以刘从谏妻子的名义,向昭义众将士宣布,任命郭谊为兵马使,接替自己指挥军队。

郭谊向刘稹谢恩,会见全军将领。

(从这一刻起,刘稹就死定了)

刘稹去内室打点行装。

李士贵听说这事儿,知道刘稹被诡计多端的郭谊欺骗了,急忙领官署后院兵士几千人捉拿郭谊。

郭谊呵斥李士贵带领的将士说:

“再不找活路,大家都死路一条了!

为什么你们有光明大道不走,只想着和李士贵一起去死?”

兵士们于是不再攻打郭谊,一起挥刀杀了李士贵。

郭谊撤换不听话的将领,任用自己亲信为新将领,叛军部队领导层调整了一个下午,才渐渐安定下来。

第二天,郭谊派董可武邀请刘稹,说是请他前来有公事商议。

刘稹跟随董可武出营门,到北宅府,和郭谊等相见。

郭谊安排下属,摆设酒肉宴席,和刘稹等人吃喝作乐。

端酒杯吃酒,摸筷子吃菜,好酒好菜让人心情畅快。

大家吃酒吃到半醉,董可武突然上前抓到刘稹的双手,不让他动弹挣扎。

郭谊事先安排好的猛将崔玄度,就坐在刘稹身边,此时崔玄度立刻起身,拔出腰间佩刀,从刘稹的身后袭杀刘稹。

只见刀光一闪,刘稹的头颅“咕咚”一声掉在他座位前面的地上。

年轻心里没数的傻小子刘稹,高估了自己的能量,随随便便反朝廷,就是这样的下场。

刘稹不造反,不至于不死得这么早、这么快。

刘稹已死,郭谊指挥军队抓捕刘稹的家属、好友,刘稹老婆孩子,亲戚长辈,不论男女老少,全部杀光光。

郭谊只留下了的刘稹他娘裴氏不杀。

裴氏是郭谊的老领导刘从谏的老婆,郭谊还是有所顾忌,把裴氏关押在一个偏房里。

这就是傻小子刘稹最信赖的郭谊。

郭谊这么狠毒卑鄙,去了阴间的刘稹,对郭谊有什么感悟,都已经晚了。

当下郭谊派人把刘稹首级进献到王宰军营,并递上郭谊亲笔写的投降书。

王宰派人把刘稹首级及郭谊投降书送达朝廷。

刘稹死了,朝廷上下一片欢腾。

死了刘稹这只小疯狗,武宗李炎、宰相李德裕心里也高兴。

智谋过人的李德裕,果断英明的皇帝李炎,算是最佳君臣组合,他俩齐心协力,为唐朝续命。

有诗赞曰:

小楞头青要称雄,

三州丢失计谋穷。

须知头颅送朝廷,

早在君臣预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