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唐朝那些事 > 第320章 懿宗即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那以后,皇室贵戚都小心遵守礼法,不敢骄横放肆。

宣宗李忱的二女儿永福公主,已定亲准备嫁给朝廷官员于琮。

一天,永福公主和宣宗李忱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吃饭。

永福公主嫌弃饭菜做得不合口味,发着脾气吼叫:

“这是什么破饭,根本不中吃,我没法下咽!”

她很不高兴,不仅把汤匙扔了,还把手里的竹筷子折断,以此表示对桌子上饭菜很有意见。

宣宗李忱生气地说:

“你这个不识好歹东西!

你这坏脾气,怎么配得上给士大夫当妻子!

你知道每年天下有多少百姓,因为旱灾涝灾在挨饿?

他们谷糠、野菜都没得吃!只能吞泥土,啃树皮!”

李忱决定改成把脾气温和、人品贤淑的四女儿广德公主嫁给于琮当妻子。

宣宗李忱倡导道德教化,算是一朝典范。

历史学家说他是:

明察沉断、执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爱惜百姓、珍惜物力。

他的治国媲美贞观之治,后人们称他为“小唐太宗”。

宣宗在位十三年,年龄已过五十岁,因为精力体力不行了,不得不借助药物提神提气。

他又误信术士李元伯,用了铅、水银等重金属燥烈毒药掺在药方里。

宣宗一开始服用很管用,到了大中十三年秋天,毒素沉积到了发病临界点,身上毒性突发,后背上长出一片毒疮。

李忱疼得得呻吟不绝,好几天没法上朝见群臣。

这种情况很奇怪,唐朝英明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

宪宗李纯,

武宗李炎,

宣宗李忱,

都是后期迷恋服用毒药提神,都是英年早逝,三十来岁到五十来岁之间就死了。

宣宗李忱有十一个儿子。大儿子叫李温,被封为郓王,他没有得到李忱欢心。

李忱只爱三儿子夔王李滋,打算立他为太子。

又怕一旦乱了立长子为太子的惯例,必然遭到群臣反对阻挠。

李忱一年年拖延,不册立太子。

从前裴休担任宰相时,曾请求李忱早立太子,早定储君,安定人心。

宣宗李忱一听就气得变了脸色:

“朕离死去还早着呢,还没老得干不了事!

如果急着立太子,你是想把朕变成靠墙根晒太阳的闲人么?”

裴休见他发怒,吓得不敢再提。

宣宗现在自知身体不行了,秘密召见枢密使杨归长等三人,打算立三儿子李滋为太子。

右军中尉王宗实,和王归长有矛盾。

王归长忌恨王宗实,担心他从中作梗,他就假造了诏旨,外调王宗实为淮南监军。

王宗实刚要出发,左军副使元实提醒他说:

“皇帝身体不行了,已经一个多月了,他命都快没了,哪有闲心调动官员?

如今外调你去淮南,还不能判断是否真是皇上本意。

你为什么不去见一见皇上,然后再出发呢?”

王宗实顿时醒悟,去寝殿拜见宣宗,算是调任前辞行。

哪曾想他走近寝殿,听见寝室里面传出哭声,李忱已经驾崩升天。

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三人,正在寝殿中安排宣宗后事,商量要拥立夔王李滋即位。

王宗实冲上前去,呵斥他们说:

“皇帝已经驾崩,为什么不先告知宫内宫外?

你们在这里鬼鬼祟祟地背后谋划,打算要干什么?”

说到这里,王宗实从袖子里掏出那张让他调往外地的假诏旨,忽的一下子,朝王归长三人兜头盖脸扔过去,同时怒斥他们说:

“皇上都昏迷不行了,怎么可能会发出这样的诏令?

明明是你们这帮人在捣鬼!

你们想想,假传圣旨,该当什么罪?”

王归长只有宫廷内务权,没有领兵权,忽然看见王宗实进来,他做贼心虚,先有三分惧怕。

又被王宗实三言两语揭穿内情,王归长越发心虚,气势上已经输了。

他们三人吓得面如土色,接连下跪,伸手去捧王宗实的脚,请求他饶命。

王宗实理直气壮地说:

“立长子为太子,古今都这样。

你们既然已经知罪,赶快去迎奉郓王李温。

这样做还可将功赎罪呢。”

三人急忙从地上爬起来,去迎奉李温,不到一个时辰,郓王李温赶到。他先扑到李枕床前,嚎啕大哭了一场。

王宗实召进同伙元实,立刻假造李忱遗旨,立郓王李温为太子。

成了太子,郓王李温改名李漼。

第二天,宦官们装殓宣宗李忱入棺,停放灵柩于正殿中央。

太子李漼在灵柩前即皇位,召见百官,进封令狐绹为司空。

待百官退朝,李漼颁布一道诏旨,命侍卫捉拿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罪名是假造诏旨,枉法乱纪。

诏令当天把他仨押往刑场处斩。

李漼以假造圣旨处死三人,可他忘了,就连他即皇位的遗诏,也是王宗实他们假造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