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唐朝那些事 > 第339章 西逃路上有忠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的眼泪滴落在各自眼前的地面上,发出极其微弱的泪滴落地噼啪声。

反贼使者吃惊地问众将领:

“你们为什么哭?

难道你们是为李氏唐朝已经灭亡,无限感伤而哀嚎哭丧么?”

凤翔官军作战参谋孙储机智地掩饰说:

“不是的。你误解我们了。唐朝灭亡是天命难违,就算哭死有么用啊?

我们是因为,在关系我凤翔将士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节度使郑畋突发中风瘫痪。

他不能前来招待黄大帝派来的尊贵使者,病得太不是时候了,所以我们内心悲伤啊!”

反贼使者也觉得扫兴,他吃饱喝足,就离开凤翔回奔长安去了。

这时有人去报告郑畋说:

“刚才监军设酒宴招待黄巢反贼使者,众将士为朝廷危难处境,难过得痛哭流涕。”

谁知郑畋听了,中风瘫痪病状一下子全消失了,他从床上一跃而起,眉飞色舞地对报信人说:

“众将士都为朝廷危难伤心难过,说明天下人心还在唐朝这边!

天下人不希望唐朝灭亡,唐朝就还有希望!

由此可以断言,反贼黄巢人头落地的日子,不会太遥远!”

郑畋中风瘫痪,现在突然完全康复,简直不可思议,这场景,惊呆了给他报信的那位心腹老铁。

这次中风,是不是郑畋假装出来测试人心,用来感化激励将士的一个花招呢?只有郑畋自己心里最清楚。

但他忠于朝廷的心是真的,这就足够了。

郑畋用刀尖划破食指前指肚,顿时血流如注。

他用流血的指头当毛笔,挥动指头写了一封奏表,派心腹将领送到僖宗李俨的西逃临时住处。

郑畋召集部将开会,宣讲效忠大唐,众将都表态:

“郑统领,我们都愿意听你的话!

您吩咐开干就是了!”

于是吩咐杀马一匹,喝马血酒立誓,表示众人齐心,永不背叛大唐。

然后郑畋带领将士们加固城墙,修缮刀枪器械,加强实战化训练。

郑畋派人联络各地官军部队将领,商定同心剿灭黄巢反贼。

各地官军倾向忠于朝廷,陆续同凤翔建立联系。

这时有一支戍守关中的禁卫军,有兵力几万人,也响应号召,派将领来凤翔商讨灭贼复国大计。

凤翔城俨然成为反黄贼前线作战指挥中心。

存钱千日,用在一时。郑畋把凤翔军库里存钱发给属下将士。

将士们每个人都分到了钱,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人手里有钱,心里有底气,才干劲儿足,对未来充满信心。

黄巢令伪宰相尚让,领贼兵前来攻打凤翔。

郑畋派部将宋文通,带领凤翔守军一鼓作气杀退贼兵。

尚让把贼兵战败情况汇报给黄巢。

黄巢想:

“咦,小小凤翔,咋还像一块坚硬的骨头啃不动哩?

既然武的不行,再来文的试试。”

黄巢再派贼将王晖为特使,拿着伪诏书前来招降郑畋。

郑畋看完,把黄巢的伪诏书撕个稀巴烂,杀死使者王晖。连送信使者都杀死,够果决的。

郑畋派儿子郑凝绩去向僖宗李俨报告:这次凤翔保卫战,官军打了胜仗。

僖宗李俨已到达“反攻复国临时指挥中心”兴元城。

他颁布诏令,派人送达各地官军,号召收复京城长安。

义成节度使王处存接到诏书,得知僖宗李俨蒙尘外逃,难过得用被子蒙头呕呕哭泣了一晚上。

王处存第二天就派一千人,让他们走山间小路,到达兴元城,加入了保护皇帝的官军阵营。

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投降了反贼黄巢,属下官军加入了贼军序列。

黄巢派将领控制了王重荣属下官兵部队,总是调动这支军队东征西战,不得休息。

在黄巢看来,归顺过来的官军,反正他们像是过继过来的孩子,跟自己不贴心。

把他们消耗没了,也不值得不心疼。

王重荣对属下将士说:

“我本是想先归降反贼,保存我军实力。

哪知他们总是摆布我军,想在征战中把我们折腾没了,消耗光了。

我想明白了,我河中军,不再跟着黄巢这个黑心驴日的混了。

黄巢这驴日的不死,天下不安!”

王重荣命令兵士,把黄巢派到军中那位贼将,捉住杀死,然后对大家宣布:

“我军再次归顺朝廷,从此跟黄巢驴日的势不两立!”

黄巢得知王重荣部队又叛变一次,归顺了朝廷,恼怒地骂道:

“捡来的儿子果然喂养不熟!看我立即弄死你!”

当即派贼将朱温,领贼兵前往剿灭王重荣官军。

王重荣在广场上召开誓师大会,情绪慷慨激昂。

将士们士气高昂迎战贼军,大败朱温贼兵部队,缴获贼兵运粮船四十三船,这些军粮好久吃不完。

王重荣派使者和王处存结成唇齿相依联盟军,同时派人向僖宗李俨报捷。

李俨在兴元度过腊月底,第二年大年初一,改广明二年为中和元年。

他想通过修改年号去去晦气,改当前霉运为好运开启。

各地官军打败反贼的好消息接连不断传来,追随在李俨身边的大臣,相继向李俨道贺“新春吉祥”。

李俨留驻在兴元,指挥全国抗贼,静等收复长安的那一天。

田令孜说:

“陛下啊,这兴元钱粮储备不多,地势不够险要,容易被反贼攻陷。

咱去西蜀吧,那里是天府之国米粮川,人口稠密,物产富饶。

人口稠密,咱招兵不缺兵源。物产富饶,咱打仗不缺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