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 第88章 大秦开始科考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是秦风的仁慈宽厚爱民如子的好名声犹如飓风传送开来。

殷通心中也乐开了花,会稽郡的税收就秦府这一次收购已经超额完成一年的任务。

这似乎刚刚开始,越林儿收购东西就像是撒钱,会稽郡的税收每天还在增长。

那些豪门贵族为了挣小钱钱开始雇佣人到茂密的森林之中寻找越剑儿所要的东西。

桂皮必须是30年以上的树林上面扒下来的皮。八角必须品质要好,至于价钱好商量。

无论桂皮、胡椒、丁香、三七、薄荷、半夏等都要最好的。

甚至青蒿也大量收购,这一项秦风打了对钩,可以无限收购。

琉璃珠可以买大价钱,现在越林儿有的是钱,所有的东西来者不拒。

会稽郡物产丰富,尤其是酒类很多,越林儿也要,这些都是秦风点名需要的,无限量收购。

☆☆☆☆☆☆☆☆

咸阳城。

选拔越地官员的程序已经走到了最后,报名参加考试选拔的人有5000多人。

治理百越之地显然用不了那么多人,现在的越地就是泗水、故障、会稽。

再向前推进,自然还需要人,秦始皇和屠雎都知道,只是没有说。

功勋贵族是大秦的主体力量,需要给他们留下一些,毕竟功勋贵族的人才资源最丰富,也最好管理。

所以5000人中采取了优中选优,只录取一少部分,算是一次尝试。

整个考试并不是由始皇帝来主持,而是由国尉屠雎亲自主持。

那些地方还属于军管制,也就是军队主管地方,那些郡守的权利并不是太大,比如会稽郡的殷通就是如此。

屠雎忙了起来,几乎每天都要跑秦府一趟找秦风商量,秦风被屠雎弄得非常烦恼。

这事秦风本来不想管,可是屠雎已经帮了他的大忙,推脱是不行的,不符合勋贵之间的礼仪。

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他实在不忍心20多万关中子弟客死他乡。

秦风没有显露出自己不高兴,耐心地和屠雎研究怎样考核。

这种考试和科举考试是完全两码事,科举是儒家的盛宴。

在大秦不同,大秦墨家、法家占着主导地位,其实还处在百家争鸣阶段,每个学派都有一些治世之才。

这些人在大秦一些地区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所以都要兼顾到。

秦风思虑再三,设置几个考试题目。

第一个就是明墨,明墨考的是墨子的学术思想,第二个是明法也就是法家的理论。第三个是明礼,接近于儒家思想。

要想执掌地方教化民众,只有兼爱的胡萝卜和律法的大棒是不行的。

必须要民众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用什么生活方式,这就需要礼节,也就是儒家提倡的那一部分。

兼爱可以施恩于民,获得民心,获得大多数人的拥护。

律法设置道德最低界线,礼法是设立人民的最高道德底线。打人了受到法律的制裁,骂人了受到礼法制裁。

听了秦风的解释,屠雎暗暗点头,秦风说的的确有道理。

第四个科目就是算学,管理一个地方不会算账,哪你管一个毛呀。稀里糊涂的能管理好这个地方吗?这个必须有。

再有一个就是农学,大秦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作为地方长官自己不会种地怎么指导农民种地?

什么季节播种什么庄稼,什么季节收割什么庄稼,遇到洪涝怎么处理,遇到干旱怎么解决?这些必须懂。

自己不懂瞎指挥,外行领导内行越领导越乱,要这样的地方长官有毛用?

一边给屠雎解释,秦风一边吐槽,屠雎点点头深以为然。

到了国尉的位置,格局就大了,全局观很强。

第五个是机械制造的理论,先进的手工业也是大秦的治国之本,这些也也要懂一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秦风给出的理由,以前的时候刀耕火种,一亩地产很少粮食,现在粮食已经亩产两旦,那是因为耕种的模式变了。

以前穿兽皮,现在麻衣、丝绸……秦风讲了一大堆,屠雎明白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第六个就是百家杂学,每个地方都可能还有其他学派,对其他学派的理论多少也要知道一些吧,要不然怎么磨合?

和自己管辖区域内的名人名事打交道,这是地方长官的必修课,治理地方不是学术之争,这个必须明确。

秦风给出的理由非常的充分,屠雎认为可行就全部记了下来。

第七个是策论,阐述自己的怎样管理地方。

前六个都是百分制,最后一个是150分,总分750分。题目分为选择、填空、简答三部分。

一切记录完之后,屠雎拿着写满字的纸张看了许久,总是感觉有些不对劲,总是感觉少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