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厂爆炸”对于明王朝造成的损伤,绝对是不言而喻的。
建筑的损毁,人员的伤亡,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社会的恐慌,甚至还有有心人散播谣言,说这是大明将亡的征兆!!!
如此的如此综合起来,足以让统治者,对这起事故的相关负责人做出最为严厉的惩罚。
按照以往明朝的律法来看,这种程度的事故,但凡与这它沾点边的官员百姓,基本都是要不了被砍头的命运。甚至,会牵连到家族里的其他人。
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对于这件事情,虽然为了安抚民心,当朝的皇帝下了罪己诏,但是对于当事人的处罚,却是前所未有地轻。
除开直接管事人被砍头之外,剩下的责任人,却是几乎都是大惩小戒。
所以整个事情在处理上,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就完全是“雷声大,雨点小。”
这绝对与天启皇帝一贯的作风安全不符。
所以,如果从反方向推导的话,这起事故,就绝对不是人祸,甚至,可能压根跟人没有什么关系。
也难怪,在后人对这个事件的归纳中,它被列为的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这四个字到的确是在人类面对无法解释的事件时,最为好的概括办法。
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太过详细的解释,却只是用这四个字草草概括的话,那么很可能意味着,这个事情背后却是无法被解释的。
就好像“王恭厂”的爆炸事件,其实很难想想,什么样的“自然灾害”,会让管理防备如此好的火药仓库几乎一整个地灰飞烟灭。
地震?!
台风?!
陨石?!!
这显然都是十分牵强的解释。
先别说,在京城那个地方,由于地理位置足够特殊,其实很多自然灾害,基本不会有它沾上边。
再者,其实王恭厂的内部为了预防一些无法预料的意外,也是做了绝对充足的准备的。
不但每个仓库之间有着足够的间隔,仓库内部的火药保存,也是严格地控制距离和绝缘物质。
这就意味着,哪怕某一处储藏点的火药出了问题,也可以被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
只要整个过程处理得到,就基本不会影响到别的贮藏点的火药安全。
所以单纯的自然灾害,其实很难会让一整个王恭厂瞬间摧毁。
而且哪怕是真的造成了影响,那爆炸的规模和情况,也不可能是跟实际出现的那样。
在这一系列要素的叠加之下,再加上先入为主的“神秘力量”,其实何易在很早以前就有了猜测,就是所谓的王恭厂爆炸,其实根本跟它内部存储的火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这个看似荒谬的猜测,在何易看到了这个时隔几百年的现场之后,便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虽然由于时间的流逝,再加上爆炸的破坏,整个现场几乎已经没有一件完好的东西。
但是何易却还是从现场出现的蛛丝马迹之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证据。
那就是,散落在那些零零碎碎的瓦片砖块之中,还偶尔能发现的,黑色的粉末。
黑色的粉末不是别的,正是当时王恭厂皇家兵工厂的产物:火药!!!
而且,这还不是一般的火药,而是,未经点燃的,原始状态的火药!!!
其实按照那个爆炸规模和造成的影响来看,现场不可能还在每一处废弃的建筑堆之间,还残存着一堆由一堆的黑火药。
毕竟一旦爆炸,如此猛烈的程度,势必会将周围所有的火药全部点燃,从而形成连锁的爆炸反应。
但是从现场一堆有一堆的没有燃烧的火药来看,这个现场,根本就不符合之前何易预想的那种规律。
而且,还有一个证据也可以侧面证明何易的猜想。
据说,所有在爆炸现场发生是尸体,男女老幼,都是清一色的赤身裸体的状态,而且整个身体上,几乎都没有被灼烧的痕迹,那样子,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不可能是与爆炸沾上一点的边。
虽说爆炸在当时整个片区形成了巨大的坑洞,当时的官方禁军也是在第一时间封锁了现场。
但是奇怪的是,最后,在对现场做了必要的处理之后,只有这些个怪异的尸体被官方全部带走,但是现场的这一整片的残骸,却是就一直再没有人收拾。
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个爆炸引发的巨坑,事发之后也再也没有任何人来进行处理,就这么完全处于废弃的状态。
官方更是在这个坑的周围设置了多个值班的禁军把手,严防死守,禁止任何人尝试靠近。
显然,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预示着,王恭厂的事件,更不不可能是一次简单的爆炸。
否则,事后这位于京城西南角的区域,无论处于何种考虑,自然也是会在第一时间得到重建的。
不对,实在是太不对劲了!
何易一边飞快地在脑中过滤着关于王恭厂的信息,一边在眼前的废墟中小心翼翼地探索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