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以各风格、行业2010年至2022年四季度的涨跌幅中位数作为衡量标准,四季度之所以会呈现“蓝筹回归”的姿态。是源于投资者对全年经济和企业业绩表现有了更为明确的判断,资金交易风格开始偏向稳健,全A换手率从一季度到四季度不断下台阶,在资金的求稳心态下有业绩支撑的蓝筹股往往更为占优;另一方面,公募基金往往在四季度会增配低估值的金融地产,提前锁定盈利。——但2023年还是不同的,所以权重可以护盘收复3000点,却未必是唱戏的主角。
市场经历三个阳星线后,两根幅度更大的阳线,这还是很给力的,总之市场还是围绕3000点的拉锯战。这是源于资金不能等,一旦3000点下方过久,人气就没有了,再想收复,时间和量能付出就会成倍增加。从历史数据角度也是如此,只要短时间动作,就是有机会很快回到3000点的,也就是说这种收复是宜早不宜晚的。这个阶段,量能放大,上证50尝试止跌,都是好的,因为权重股止跌后,然后个股才会有唱戏的机会。12月11日午后开始,央企科技类指数ETF突然大幅拉升,成交额快速放量。
其实,12月真正关键的就是政策,12月重要部门会议已经召开,而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才是本月核心,而期待经济弱周期的年末还有行情,本身也是不理性的,结束11月行情后,12月就是一个休整的时间,各路资金对此也比较认可。包括去思考外资,外资流出是偶然的吗,显然也是有相关原因的。当然,资金保护3000点也有目的的,所以,保持震荡拉锯,成为多空都有利的局面。
近些年低波动率组合的净值波动均显着小于高波动率组合,震荡市弱周期中,防御品种,股息为首的底层逻辑品种活跃。当然,在市场强势周期,活跃周期,弹性大的品种,就成为了领涨品种。怎么办?有两个典型的破解思路,也是股民最好的工具,都不是靠主观因素,而是客观机制的工具,这是关键。
对于普通人来说,所有人都是概率盲,的直觉都是和实际相悖的,这就是问题,哪怕是经过训练,很多时候也会存在误区,这是金融市场中逃不过的因素。不能认知运气,随机因素,无法生存;而不能认知到的直觉并没有那么有效,才能真正敬畏市场,懂得为人的踏实和自己的渺小。
大盘周一长阳,周二高位整理,没有出现大的回调,保持强势状态。股指目前面临3000点重要关口,围而不攻。周一拉券商周二拉地产,都是市场敏感度较高的品种,实体资本频繁异动,收购回购增持不断出现,这可能是市场的底部信号。现在不确定大盘能否在本月有发动行情的机会,但大概率在年内低点这个区域形成底部。后续还是需要成交量支持。
技术上看,周二指数早盘维持窄幅整理,午后指数情绪明显提升,震荡走高。分时上黄白两线纠结前行,说明市场赚钱效应一般。日线级别上,走出连阳格局,且5日线由空转多支撑指数上行。不过短期临近13日均线的压制,同时上方还有前期遗留的向下跳空缺口。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周二缩量明显。因此当下还需重点留意补量的情况,否则还会存在进一步震荡整理的预期。创业板指周二表现相对弱势,走出孕线形态,同时也受阻于13日均线,短期也需要追踪震荡整理后的方向选择情况。
AI概念股中分化较为明显,AI应用端虽然整体分化,但传媒板块中前排核心标的延续强势,龙版传媒8天7板,文投控股5连板,多模态概念股苏州科技4连板,而硬件方向的亏钱效应更为明显,其中寒武纪跌超9%,CPO龙头股中际旭创、新易盛也双双跌超4%。因此明日需警惕硬件方向的资金负反馈向AI全产业链延伸风险。
板块方面,市场反弹核心主线还是AI产业链和华为鸿蒙、半导体芯片、消费电子、机器人、数据要素等科技股,其中以多模态AI、短剧传媒游戏以及CPO算力为代表的AI产业链近期连续走强,新一轮趋势性上涨行情已经在路上了,有望成为12月最强风口之一。
A股当前估值已隐含较多偏悲观的预期,基于未来经济基本面、政策预期和外部因素可能迎来周期性改善,当前位置不必过于悲观,A股市场中期机会仍大于风险。具体而言,上周市场延续11月底以来的调整态势,上证指数再度下行至整数关口之下,沪深300等代表蓝筹的宽基指数也创下调整新低,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对国内需求偏弱的担忧,以及对后续稳增长政策力度、节奏的观望,投资者信心仍有改善空间。面对内需偏缓的状况,政策调控再度成为市场关注重点,重要部门会议召开并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会议基调表明在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同时注重周期性增长,对改善市场风险偏好和提振信心有积极意义。近期可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定调、尤其是稳增长政策的安排部署有望进一步明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