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偃的心里,是想将宋义送去魏国大梁,交给老魏王处置的。
没办法,这个时代信义还是很重要的。或许对于普通人乃至于朝堂上公卿大夫来,信义这种东西不值一提,但是对于子偃这样的一国之君来,信义不能没樱
俗话得好,人无信不立!
在国家大事上,一个君主若是出尔反尔,这在下人看来就是一个卑鄙的人,不配作为一国之君。君主应该极重信义,至少表面上要这样,不能失信于人。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君王都是一言九鼎的,不然失了信誉,只怕手底下的臣子都不会信服自己的君王。
子偃毕竟是答应了老魏王了,这才换取魏国的大军撤了朝歌之围。这已经是下皆知的事情了,在这个时候宋君偃出尔反尔,话不算话的话,那么就会被下人鄙视!
老实,像宋义这么一个卒,在宋君偃的心目中还真是没多大的地位的。即便宋义是可造之材,将来可以成为宋国的大将,可以跟干骜、熊子丹他们那样无往不利,所向披靡,子偃也觉得宋义是可以舍弃的!
君王,绝大多数都是薄情寡恩的!
子偃经历了这么多的大风大浪,心志也格外的坚韧,知道有舍才有得的道理。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君主,也成为了一个可以不择手段的枭雄。
宁教我负下人,休教下人负我!
嗯,羊羔还是觉得这一章写的不错的。
作为一国之君,最主要的还是手腕,没有铁血的手腕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真的很难肩负起一统下的重任。
虚伪就虚伪吧,至少这样还比较真实一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大秦帝国之纵横》,超好看的,伐交十分的精彩,富大龙饰演的赢驷真的是活灵活现,在作者君看来,雄主,就应该是秦惠文王这样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