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军直扑襄陵,凭着昭阳部的兵力恐怕抵挡不住宋魏两军的兵锋。到时候景翠部的八万大军是按兵不动,还是北上夹击宋军?”
“这个……”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张烈这个不世出的战略家倒是给楚国君臣出了一个左右为难的棘手的问题。
部署在泗水一线的八万楚军若是按兵不动,很有可能坐失良机,最后导致正在围攻襄陵的昭阳的十几万楚军功败垂成,楚国伐魏的战事也将功亏一篑。
可是,若是宋人真的伐楚呢?
这个时候若是命令景翠统率着军队北上夹击宋军的话,极有可能被宋军趁虚而入,到时候宋国的大军占据了九江郡和淮南郡的险要关隘和主要的城池,那么楚军想要收复失地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为了魏国的几座城池,进而丢掉整整两个郡,几十座城邑这个值得吗?这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吗?
大司马昭鱼幽幽地叹了口气道:“宋人太狡猾了。不如这样吧,请大王再度从各地封君的封地里征召青壮,及其戍卒,可以再次征调十万人的军队进驻泗水一线。而景翠将军的八万大军也可以北上襄陵,夹击匡章的宋军!”
“若是宋人果真打着兵分两路的主意,一路解襄陵之围,一路伐我楚国的淮南地和九江地,我楚国亦无惧也。这样一来,无论伐楚之宋军,还是援魏之宋军,我们楚国的大军都可以让他们有来无回!”
“善!”楚王熊槐深以为然地拍手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