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桃源新农人 > 第43章 病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村委会办公楼过去是一栋破旧的小平房。谢亦娴来驻村后,找了一笔钱,在河边重新修建了一栋两楼一底的新楼。

今天,村里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开了一个短会,号召年轻人在家乡创业,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

谢亦娴主持会议,狠狠地把桑彦表扬一顿,要村里的年轻向他学习,扎根家乡,运用移动网络技术,发展现代农业。

“你们可以去看看,现在桃源洞里面随时有三十多名村民在里面劳动,每天的工资120元,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解决了很多村民的家庭困难。”

谢亦娴还表扬了桑晖,说桑晖的菜鸟驿站方便村民的投递。

会议结束,桑彦走出会议室,看到村委会办公楼的变化,也挺感慨。

新办公楼着实气派,里面的设施设备完善;楼前还建了一个平整的水泥坝,放着谢亦娴化缘得来的健身器材,好些老年人都到这里来健身;下午,来跳广场舞的大妈,更是少不了,热闹非凡。

桑彦的妈妈刘一慧,也是广场舞的爱好者,每天必来报到,说起广场舞就眉飞色舞。

水泥平坝周围立着好几块大牌子,有村里的基本情况介绍,有未来蓝图规划。

桑彦兴致勃勃地浏览了一下,这才发现,村里贫困人口还有70多户,而且好多人家庭都是因病致贫。

这些人,好多他听说过。

村东的张云海,是多年的老病号;村南的刘大娘卧床多年;村西的陈利发,哮喘严重;村北的李铁拐,在外面打工时受伤,一条大腿被锯,现在走路都得用拐杖……

他们不仅自己饱受病魔的折磨,而且让整个家庭都陷入困难。

桑晖有一辆车,按照评定标准,他家没有划为为贫困户。

不过,桑彦知道,桑晖家过去一直不宽裕,主要原因也是他父母都有病。

桑彦对桑晖道,去你家看看。

到了桑晖家门口,桑彦看了看地势,问道:“你爸爸的病怎么样了?”

桑晖叹了一口气道:“这段时间跟着你干,赚了一些钱,我想把他老人家的病治好,送到市医院检查。结果一进医院,就吐血,医生说是肺癌,已经扩散。”

医生说,不做手术,或许还可以活几个月;做手术就是半个月的事。

桑彦想了一想道:“你这里住不得了。你先把你爸妈送到桃源洞,我也来给他们调理、治疗。你现在也有钱了,再想办法在街上重新修一栋新房子。”

“怎么住不得。我觉得这里还挺好。”

“按照现代科学,你这里地势偏僻,采光不佳,湿气重,不利居住。按照华夏传统方术看,你这里前面的山形似剑,当头砍来;右边的山形似白虎横跳,主有灾祸,风水不好。”桑彦道。

桑晖并不认为桑彦能治好父母的病,不过和大部分华夏人一样,对风水很看重,听了桑彦的话,连道:“那就听你的,只是给你添麻烦了。”

一起进了屋里,桑彦看桑盛榆的情况,比上次来更严重。他搭了搭脉,果然棘手。

如果不及时治疗,十来天后,就要处理后事了。

桑晖把桑彦的计划讲给桑盛榆,桑盛榆急速地喘了几口气,道:“我的病我自己知道,没有几天可活了,不用再麻烦。”

桑彦只好又把风水的事再讲了一遍,道:“大伯,你不考虑自己,也应该为桑晖考虑,这里多住一天,对桑晖也多一天不利。”

桑盛榆他们这一代人,比桑晖更迷信风水,一听就意动了。

桑彦和桑晖又费了一番功夫,总算说动桑盛榆夫妇马上搬家。

桃源洞老屋宽敞,桑彦把桑晖一家安顿在西厢房二楼。

王木匠已经按照桑彦的设计,对老屋原来的结构进行了更改。拆除了原来的厕所,新建一个很大的沼气池;每层楼都设立两个卫生间,一个在东厢房头,一个在西厢房头。卫生间里铺设了地面砖、墙面砖,安装了洗漱台和淋浴设备。为了给卫生间供水,还专门在老屋后面建了一个蓄水池。

从外面看,还是一栋标准的老屋,但里面的条件和城里的房子没有区别。

房间里的床,是王木匠刚打好的,全实木,结实、环保。

床垫、被子,是桑彦刚采购的,还没有用过。

桑盛榆夫妇躺下后,桑彦再次给他们把脉,然后开口道:“伯娘的病,就是长期操劳,忧心过重,造成体弱体虚,我开几味药,调理五脏六腑,增强免疫力就行了;大伯的病难一点,不过我已经找到方法。”

半小时后,陆丰背着一个大包,兴冲冲地跑起屋。

“药材都带来了吗?”桑彦问道。

陆丰解开背包,道:“差两样,你说的狼面草、龙舌藤,没有找到。”

狼面草、龙舌藤,属于比较罕见的中药材,也少有人用,陆氏诊所没有,挺正常。

陆丰带来的药材,质量都很好,份量也足。桑彦记起,过去陆丰的爷爷经常上山采药,常用药都是自己炮制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