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五百三十六章 活神仙张三丰亲自迎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百三十六章 活神仙张三丰亲自迎接!

锦衣卫福建系统当初是为了监察朱棣而设立。

后来,福建被朝廷直辖,布政使成为大明所有行省中,品级仅次于阁老,位列内阁之下,百官之首。

以及福建和燕华之间的关系。

所以,这些年,锦衣卫在福建的系统,非但没有裁撤。

反而不断完善。

如今,论锦衣卫监察之严密。

相较于金陵,恐怕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金陵是天子脚下。

居于金陵的大人物很多,虽然百官都惧怕锦衣卫,可锦衣卫其实也忌惮金陵的权贵。

相互制约,反而限制了金陵锦衣卫的发展。

福建则不同。

所以,当朱棣要途径福建,由金福线前往金陵的消息传来。

消息尚且在布政使衙门时。

锦衣卫就将消息,快马加鞭送往金陵。

……

闽县。

闵镇。

昔日的小镇,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总人口七十万,常住人口五十万,体量无比庞大的镇。

被誉为,‘天下第一镇!’

以小镇原址为中心,两纵两横,四条可并行八驾马车的水泥硬化,永备道路,向四面八方延伸。

金福线更是直通闵镇。

呜呜呜……

一列火车冒着白气,汽笛轰鸣声中,在闵镇车站的月台旁停下。

列车车厢打开。

一群身穿儒衫、或是燕华式学生装的年轻读书人,纷纷从一节节车厢内,结伴走出来,聚集在月台上,激动议论着。

“咱们应该没有耽误吧?”

“没有,我有确切的消息,这个消息从布政使衙门传出来的,燕王今天抵达。”

“不错,我也有确切消息,布政使铁铉大人,昨天与沈仁将军,率领福建文武百官前往闵镇,迎接燕王,咱们肯定没耽误时间。”

“燕王离开咱们福建,这是第一次回来啊。”

“是啊,别耽搁了,赶快去雇马车,快点去码头。”

……

一群读书人,大约有数百人,浩浩荡荡涌出车站。

类似这种情况。

在朱棣即将抵达福建,途径福建,前往金陵的消息传开后,就在福建上演。

不但读书人乘坐火车赶来。

还有福建的商贾。

更有无数百姓,自发赶来。

……

日上三竿。

闵镇码头。

高空俯视,整个码头四周,乌泱泱一片,人头攒动。

码头内部。

布政使铁铉转头向码头外面,黑压压的人群看去,震惊之余,又觉得合情合理。

福建如今的一切。

可以说,都是这位,即将回来的燕王一手缔造的。

若非消息传开的时间较短,很多百姓还不知道。

若非,交通还是不便,很多百姓都来不及赶过来,火车的运输能力也有限。

恐怕,此刻,涌向闽县,涌向闵镇的百姓,就不止两百万了吧?

以往,闵镇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也才七十万。

可自从这位要途径福建的消息传开。

短短数日,就有超过百万人口,通过火车、骑马、自行车、牛车等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涌入闵镇。

他想不感慨都不行。

但,更多是深深的忧虑。

此番,这位回朝,会不会发生危险?

太子爷,将会以何种态度对待这位?

这些,他虽忧虑,但无法预判。

可福建的情况,作为福建布政使,他能预判。

若是燕王朱棣在回朝期间,遇害。

福建恐怕会第一时间,脱离大明!

这种预判,可不是他开玩笑。

而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虽然这些年,太子不断把燕王主政福建时期的官员,逐步调离福建。

将朝中一些年轻有为,支持革新,或者中立的年轻官员派往福建担任地方官员。

近距离观察福建,主政福建,历练的同时。

太子爷未尝没有,削弱燕王在福建影响力的目的。

可那又如何?

县令、知府、布政使这些官员是流官制,从各地调配而来。

也拥有着极大权力。

可县尉、吏员、衙役这些官员,可都是出自福建本地。

而这些人,平日里看似掌握的权力不大,没有资格和县令、知府、布政使这些主官抗衡。

随意一个藐视上官的帽子扣下去。

就能狠狠敲打这些地方本土派微末小吏。

可这种情况是,地方本土派微末小吏,一盘散沙,无法团结起来。

一旦有人,能影响这些地方本土派,让他们团结起来。

那么,什么县令、知府、布政使都只是个摆设。

这种情况,一般情况当然不可能出现。

但恰恰在福建出现了。

整个福建,谁不感念这位燕王?

这位若是回朝期间遇害,这些福建本土派,极有可能在掌握一定政经权力的乡土村社农村,以及福建学社读书人的支持下,团结起来,脱离朝廷,站在朝廷的对立面。

而且。

他身边这位福建最高军事长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