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熠解释,“零三年摩托罗拉准备用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华为,后来摩托罗拉换CEO了,新CEO觉得75亿美元的价格太高了,最后没能卖成。”
“华为是一家朝气蓬勃的高科技公司,他们有着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而且调整能力很快。在智能手机领域,我们SA有三个最强大的竞争对手,第一是苹果,第二是三星,第三就是华为。”
“下半年,我们SA电子的第一款智能手机Galaxy S1就要正式上市了,这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必然将改变消费者使用手机的方式和习惯。可是对于三星、华为来说,只要他们把S1拆解开,然后集中研发力量,最多一年半就能生产出和S1差不多水平的同档位手机。”
“我从来都不怀疑我们SA电子能够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新王者,我们有足够的实力战胜诺基亚。可是一个行业的新行者,未必就守住自己的技术优势,我们需要将更多资金放在研发领域,这样才能保证我们SA电子一直位于技术领先的地位。”
“为了避免SA集团的员工出现懈怠情绪,我们才需要苹果、三星和华为这样的对手从后面一直撵着我们。从Galaxy S1上市开始,我决定每年要将销售收入的10%用于产品的研发,SA电子走的是技术扩张路线,这样才能为SA电子打下一个坚实基础来应对电子巨头们的对抗。”宋熠说。
周志伊看了宋熠一眼,她第一次看到宋熠丝毫没有掩饰他事业方面的雄心壮志。诺基亚2005年的销售额高达485.5亿美元,三星集团零五年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高达253亿美元,Galaxy S1还没有上市,宋熠已经有充足信心去超越这两大电子巨头。
Galaxy S1采用的自研处理器和射频芯片,LG电子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LG化学提供的手机电池,索尼的相机和梁溪半导体工厂生产的内存芯片。
零一年三分现代以后,现代电子更名为峨山电子,峨山电子将2代、3代和3.5代,年产300万片的LCD生产线以3.6亿美元的价格一次性打包出售给京东方,来缓解峨山电子的债务危机。
宋熠虽然有意保留LCD生产线,奈何当时的新亚实力太过弱小,根本没有办法吃下这条全球第九的LCD生产线,所以Galaxy S1这款手机暂时只能采用LG电子提供的LCD手机屏幕。
为了保证LCD手机屏幕供应的稳定性,SA电子也入股了LG电子的LCD业务,SA电子和LG电子会组建一家新公司,用于投资第六代TFT-LCD生产线。
宋熠记得世界上第一款用上OLED屏幕的手机是诺基亚发布的N85,可是将OLED技术发扬光大的却是三星和苹果,苹果从iPhone X开始使用了OLED屏幕,这也是iPhone首次采用OLED全面屏,为了保留Face ID面部解锁功能,iPhone X手机最上方多了一个难看的齐刘海。
宋熠并没有打算采用三星的机海战术,而是和苹果一样每年最多发布一到两款高端智能手机。
重生前作为智能手机的重度使用者,宋熠对未来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了如指掌。SA电子的研发部门可以按照宋熠的要求来集中研发资金和方向,这样就相当于是开卷考试,避免SA电子在技术研发路线上绕弯路,也可以节省SA电子的研发资金,这才是SA电子能够和苹果、三星和华为这样电子巨头抗衡的资本和底气。
在LCD和OLED手机屏幕方向,宋熠当然毫不犹豫就选择了OLED屏幕,不过眼下OLED屏幕的小型化技术还不够成熟,消费者们的市场接受度也不高。考虑到OLED屏幕的生产成本,宋熠决定缓上两三年再在Galaxy S系列手机上应用OLED屏幕。
零六年到零八年这段时间是全球液晶市场的低迷期,SA电子也可以趁着这段时间收购一条OLED液晶屏幕的生产线,为OLED手机屏幕的大规模商用提前做准备。
“会长,说实话,我已经迫不及待去SA电子浦海研发中心去见证一下我们Galaxy S1的样机了,我也想知道十几亿的研发资金砸下去,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周志伊说道。
苹果为了设计出第一代iPhone,往这个项目足足砸了1.5亿美金,SA电子的十几亿研发资金并不算多。毕竟苹果作为消费电子公司,他在技术储备和研发实力上要高出SA电子一大截。
SA电子和苹果公司在研发新型智能手机路上最大的难点就是多点触控技术。尽管多点触控技术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不过从来还没有一家公司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身上。
苹果公司在第一代iPhone问世以前,总共生产出三款iPhone,零六年时生产出第二款真机。这款iPhone采用了铝质机身,非常有质感,这也是乔布斯和设计总监乔纳森.艾维的得意之作,却害苦了苹果的苹果的工程生产部门,因为铝合金机身会阻碍无线通信的传输。苹果大规模应用铝合金机身要等到iPhone 5S系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