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仙侠 > 天授之剑 > 第139章 七嘴八舌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小五道:“皇上,以微臣所见,这事还是要派人去查,并州离京城也不是太远,既然孟德提到三司会审,那就让三司的人去并州现场办公,省得一纸皇命过去,惊了李东阳,他再连个招呼就不打跑了,死去的人找谁说理去?”

“有出息了啊!都会给我出主意了!”,皇帝伸出大拇指,“但是,依你看,派谁去比较合适?”

“依微臣看,既然是三司会审,刑部大理寺监察御史台责无旁贷,为确保诸位大人的安全,皇帝应体恤下臣,肩负如此使命风险极大,要派一支军队前往,以防李东阳狗急跳墙。至于派哪一支军队前往,领军者谁,皇帝不妨听听大家的意见,兼听则明!”

“我呵?!”,皇帝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没想到啊,这么会说话,我居然被你说服了!”

皇帝扫视群臣,“既然叫做‘七嘴八舌殿’,那就广开言路,都说说,派哪支军队前往?”

孟德极为憋屈,刚才怎么不提七嘴八舌这回事?但是还是忍不住,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派禁军三卫去比较合适,三卫乃陛下亲军,对陛下忠心耿耿,三卫大统领杨宇武乃是陛下心腹,兼领兵部侍郎,若得皇上一把上方宝剑,其地位足以震慑李东阳,使其不敢铤而走险!”

皇帝眯眼看向跪在地上的孟德,“是又要挨揍?”,孟德吓得趴在地上,“若皇帝以为不妥,就当臣没说!”

皇帝叹气道:“都怪朕识人不明,当初那么多大臣都反对朕对李东阳委以重任,朕看李东阳是个聪明人,文武全才,有了爱才之心,这才不顾你们的劝阻执意将他放在并州刺史的大位上,如今悔不当初。但是刚刚孟德所提杨宇武却是不妥,一来,杨宇武与李东阳乃是朕家乡出来的同窗,应该避嫌,二来朕这次决意查办李东阳,就坚决不用与朕和李东阳有关的人,以防因私废公,所以,你们举荐的人选,要与李东阳甚至朕毫无瓜葛,哪怕是和李东阳有些私仇,也不计较,朕是下了决心的,李东阳一定要处理,绝不容情!”

皇帝看了看台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的群臣,也有模有样的与张小五耳语:“杜四娘?哪来的?你小子是不是又捷足先登了?哪个?‘秀水园’?好好,散朝就去!”

说好的耳语,其实声音已经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群臣顿时寂静无声,想看看皇帝的脸,又不敢直接看,嗖嗖嗖一道道斜瞟的目光让皇帝很是难堪,讪讪道:“你们继续,继续商量,拿出个章法来,朕就等着!”

一直闭目养神的三公之一的苏奇苏大人终于睁开眼睛,咳嗦一声,全场立即鸦雀无声,全部将目光投向这位三朝元老,连心不在焉的皇帝和张小五都将目光投向苏奇,等待着这个一年到头好像也说不出几句话的帝国柱石。

皇帝见苏奇站得摇摇晃晃,吩咐人拿来一把椅子,埋怨道:“都说多少次了,苏大人上朝,可免礼可看座!”

苏奇坐在椅子上,手杖杵在地上,双手搭在手杖把手,下巴搭在双手上,说道:“老臣举荐,外卫大统领兼兵部左侍郎赵驹统领外卫所辖左右武候府、左右武卫府、左右领军府挑选精兵三千,为三司案查护卫,并赐予赵大统领临机决断权,若发现李东阳图谋不轨,可先斩后奏!”

“不好吧?”,皇帝摸着光秃秃的下巴,“狠了点,要不大伙再商量商量?”

孟德跪的有点累,又不敢坐下,半卧在地,说道:“微臣附议苏大司空的建议!”

“微臣附议!”,“微臣附议!”,群臣纷纷出列,纷纷附议。

皇帝拍拍脑袋,“李东阳该死,但是也不至于如此破鼓万人捶吧?就算个傻子也知道赵驹和李东阳不和由来已久,谁又敢保证赵驹不会拉大旗作虎皮公器私用借此泄愤?从你们送来的奏章上看,李东阳在并州杀的可都是赵家一脉的人,赵驹领兵下旨,是不是太过明显了?要不再议?”

孟德几乎是趴在地上,咚咚磕头,喊道:“赵家从朝到野,在朝则为帝国柱石,在野则为帝国首善,赵大人与李东阳不和也是理念差别而已,而且,从以往看都是李东阳找茬而赵大人处处退让,我们人人都看得清楚,而且,我们都相信赵大人的人品,除他之外,又有谁敢直面那个李东阳?所以,哪怕皇上再打微臣一顿,微臣还是要直言,微臣附议苏大人,请求皇上恩准赵大人带队,去往并州!”

皇帝扫了一眼台下群臣,“你们怎么说?”

群臣回应:“臣附议!”

皇帝叹了口气,“李东阳确实做的过分了,小五,你就带着朕的尚方宝剑去找赵大人,任命他为巡察使,从其所属外卫挑选三千精兵,率三司前往并州查明李东阳罪行,若李东阳不配合,甚至心生反意,可先斩后奏!”

张小五弯腰领命,拿着皇帝交给的尚方宝剑走了出去。

皇帝摸了摸前额,低着头摆摆手,有气无力的说道:“今儿就到这吧,散了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