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仙侠 > 天授之剑 > 第150章 乾纲独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已经回到卧榻之上的小玄挥手破了禁锢,信步走出门外,杨宇燕和张小五已经站在“七嘴八舌殿”高高的台阶上,寅时已过,卯时到来,张小五以劲力敲响钟楼大钟,一敲二十九响,震彻整个河洛城。藏在皇城屋檐下的无数灰鸽子冲天而起,密密麻麻飞展在皇城天空。皇城大门外,一条东西官道上,官员们陆陆续续上朝,步履匆匆,甚至步履踉跄,着急,不知帝国出了多么大的事,朝钟震响二十九,这是从未有过的,连开国登基,祈年祭天甚至皇帝驾崩都没有过,这是出了大事了!

皇帝端坐龙椅,阶下臣子朝拜,山呼万岁。杨宇燕一改玩世不恭胡作乱闹的作态,身躯如山岳耸峙,气象威严,张小五则如虬松,目光中透出无边杀气,腰间佩剑右手不离剑柄,站在皇帝身边生人勿近。台下群臣只感觉今日大殿一股杀气涌动,一个个战栗惊悚,几乎魂不附体。

“呵呵!”,皇帝冷笑,今日七星无一人上朝,大殿外,除了皇帝亲卫,中门外外卫层层包围了皇宫,而玉家龙家府卫则包围了赵府,河洛城大军在各个街道威严站立,封锁了所有街道。

“都冒出来了?”,皇帝坐直身体,看了看空着的一张座椅,知道,苏奇已经被困苏府,似乎,这一刻兵变一触即发。

“兵部尚书周戟来了没有?”,皇帝向殿下看了看。

周戟出列,喊道:“臣在!”

杨宇燕问道:“朕问你,四门城卫布防调动可在兵部备案?”

周戟说道:“启奏陛下,四门兵营皆归皇帝亲自调遣,没有皇帝的旨意,任何人不得调动四门卫一兵一卒!”

“那这是怎么回事?京城四门狼烟四起,就算是皇城中门,都有外卫调入,谁告诉朕,是谁下的令?”

周戟道:“帝国旧制准许藩王豢养王卫不过三千,贵族及二品以上大员私养府卫不超过一千,但是,这只是旧制,明面上大家都遵守这一旧制,有权有势的势力家族,家丁门客何止一万,就拿四大家族来说,鼎盛时,谁家没有个十万兵?藩王封地,更是以王卫压制地方府军,动辄数十万兵。陛下登基之后,虽说削藩撤爵,解散了王卫,但是,那些旧势力只要还留着一口气就想翻案,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特别是近些年,一些人纵容贵族势力做大,想着左手打右手,实现纵横捭阖之目的。岂不知尾大不掉,这些年,不但贵族势力冒头,那些在江湖在野外的,也想占有一席之地,致使各地出现花样繁多的所谓卫兵。昨夜微臣一夜未眠,知晓四门动兵,也知晓那些并皆不是朝廷亲卫,都是外卫,属于家族势力豢养的府兵。陛下,以臣所见,这些外卫不经招呼擅自调兵意图封锁四门,乃是造反,还请陛下快刀斩乱麻,派亲卫剿灭府卫,并从今后,不允许各势力豢养府兵,撤销所谓外卫。”

“有理!”,杨宇燕道:“藩王之乱,祸乱中洲久矣,朕削藩撤爵,却做的不够彻底,一念之仁,祸端百出,再加上未彻底改革旧制,还在允许私养府兵,造成家族势力尾大不掉。所谓江湖,宗庙门派皆为祸端,以自身实力横行霸道,挤占百姓生存空间,该取缔了。近卫统领张小五,朕命你带领你的近卫军,对围站四门的外卫进行缴械,如有抗拒,一律斩杀,一个不留!”

张小五弯腰行礼:“臣领旨!”

张小五领命而去,皇帝看向群臣,“今日朝会,就是商议彻底改革旧制的问题,一是彻底肃清留在中洲的所谓仙人遗留,并把他们从朕的皇城里消灭,二是清点家族势力私库,将他们的不义之财收归国库,为此,要成立两个钦命朝部,一为兵部领衔,为平定部,一为户部领衔,为清缴部,两部即日起立即开展行动,出于防范风险考虑,朕分别给你们近卫军三千人,遇到不可阻的危难,朕将亲自出面,无论哪儿来的势力,中洲不容,百姓也不容!”

孟德出列,高声道:“臣有本奏!”

杨宇燕看着这个经常被自己揍得鼻青脸肿的耿骨大臣,看着他一本正经却颇带喜感的胖脸,笑道:“有话尽管说,朕今儿高兴,不打你!”

群臣在惊慌失措中逐渐有了些安稳,这个经常挨揍却经常说话的礼部尚书大人就有那股劲儿,关不关自己的事就忍不住,有话就想说,挨揍也说。但是很奇怪的是,这个经常惹皇帝生气经常挨揍的家伙地位却异常稳固,众人也想听听,这个家伙又有什么话能让人耳目一新。

“启奏皇上,微臣有三条建议,一是撤销三公官位,众所周知,三公到目前乃虚名,既有三省何必虚设三公?况且,三公地位高高在上,什么事都不管还什么事都掺和,利用高高在上的地位在朝中拉帮结派,在民间拉拢势力。过去,三公势力鼎盛时,扶持家族势力,与民争利,而朝中并无制约力量,造成三公成了除皇帝外的不受律法约束的自由人,如今皇帝削藩撤爵,消灭家族势力,平均地权财权,让利百姓,那么三公爵位就成了绊脚石,所以微臣建议撤销三公爵位。二是如今朝政以三省六部为基础,但是如今的三省六部,中书令杨宇瑞大人明显权利大的过分,皇帝老家出来的那些各部侍郎高高在上,目无余子,惹人反感,皇帝再看看,如今朝会,六部官员到了几人?朝钟二十九响,这么重要的朝会,中书令何在,六部侍郎何在?所以,今日微臣要弹劾以中书令大人为首的六部侍郎,不想干就换人。三是皇帝临时成立两个应急部,以兵部和户部为主,但是微臣不赞同,无论是打击江湖地方势力还是清缴大势力大家族余财,那些人背后站着的不是三公就是三省,小小尚书,面对比他们高出一等的一品大员怎么办?何况这些人还都在位,权势熏天,所以,微臣请求皇上,赐予两个部最高长官一品官衔,手持皇帝谕旨,给予临时专断权,微臣所奏,均一片忠君爱国之心,还请皇上慎思!”

“呵呵!”,杨宇燕一乐,说道:“孟德,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现在三公殿上一个没有,六部官员缺席大半,你不会是见他们不在这才有胆量说出这等...有胆子的话吧?”

孟德一梗脖子,硬气道:“微臣的胆子是皇帝给的,微臣有皇帝做靠山,当然知无不言!”

杨宇燕指着孟德看向大殿群臣,“瞧瞧,这才是朕需要的耿骨之臣,说的有没有道理先不论,就凭人家没有趋炎附势明哲保身那一套,就足以令朕感佩不已。孟德,这么多年朕就没给你好脸色,但是你始终初心不改,有话就说,敢于建言,古有徙木立信,朕效仿前人,就采纳孟德之建议,裁撤三公,撤销杨宇瑞中书令之职,一并罢黜杨宇武等五人所担任所有职务,罢黜杨宇元南临城戍边督抚大将军之职,升孟德为中书令,总领两临时朝部事宜,即刻生效!”

杨宇燕不管面面相觑的群臣,“沧啷”抽出一把宝剑,剑光闪烁大殿,令人毛骨悚然。杨宇燕直接将宝剑扔给孟德:“此为朕之随身佩剑,朕就赐予你临时专断权,手持此宝剑,你便可先斩后奏,除朕以外,无论是谁,不配合不协作,此剑即可饮血,哪怕错杀,朕也给你做主!”

“好大的胆子,谁给你如此独断专行的权力?”,太后声音尖锐,回荡大殿。